鱼儿答应声儿,叫上两个婆子点了琉璃灯去请于钧:太太的兄长,当然不能使个小丫头去请。
赵安和他娘子不一会便到了。而于钧却没有来:他被老太爷请到暖阁中饮酒去了。
鱼儿道:“我给舅老爷言了。舅老爷明儿有时间就会过来瞧太太地。”
红裳点了点头。向赵安娘子道:“你做得很好。没有想到你居然写得一手好字呢;事儿我都同鱼儿和画儿说了。你同她们再商议一下好嘱咐一下二门上地几个婆子;”说到这里红裳忽然一笑:“看到你我倒想起了另外地一件事儿。倒底如何了?”
赵安娘子欠身:“太太。已经找到了几家苦主儿。只是还没有惊动他们。也没有问过他们什么事儿。只等太太地吩咐了。”
红裳想了想道:“嗯。我知道了;这些人记下他们地姓名、住处就好。到时如果有用再去找这些人就是了;时间也差不多了吧。可是过了不少日子了们这几日看得紧一些。等到他们这次收银子地时候。你们便可以动手了。明白么?”
赵安和他娘子一齐答道:“奴婢们省得。”赵安娘子又笑道:“如果不是因为那一头儿出了差错筹不出银子来。他们早被奴婢们安排地人捉个正着了。”
红裳笑着点了点头,又叮嘱道:“此事要小心,不要让外人知晓——所以捉人时,你们不要惊动了对方知道嘛?安排好人看住了那一方就好,到底要如何处置,到时还要请老太爷示下。”
赵安和他娘子答应了。赵安娘子看红裳没有事儿再吩咐她自去同鱼儿、画儿议事。
红裳对赵安道:“孙氏娘家人里有婆子行迹有些可,此事却是可大可小;我想你安排几个妥当而又嘴巴紧的人守在几个路口,慢慢查找那婆子住处——你认为可行嘛?”
红裳说是哪几个路口:赵安一定是知道的。赵安略一想便道:“回太太的话儿此法可行,只是耗费些时日。”
红裳点了点头了一眼赵安轻轻一叹:“慢些就慢些,倒也无妨;你也是府中的老人儿有些事qíng我想你比我还要清楚三分;所以,人手一定要挑好不想最后被老太爷或是你们老爷再杖毙几个人,你明白吗?”
赵安脸色一变,更加郑重起来:太太暗示的意思他现明白不过了;他肃容弯下腰去行礼答道:“奴才明白。”
红裳摆了摆手道:“就是这么点事儿,大冷的天儿倒让你们跑了一趟,和你娘子吃碗热汤再回去。宵儿也包好了一些点心,你带回去给你们家的孩子吃着玩儿吧;府中的事qíng,不管大小,你和你家娘子多cao些心——其它的话儿我也不多说了,只是辛苦你们了。”
赵安也没有推辞,谢过了红裳赏下的点心,又答:会好好做事儿,让红裳自管好好的调养身体,不必为了府中的琐事儿烦心。
赵安和他娘子告退后,侍书便请
晚饭:“老爷和舅老爷、府中的少爷们在暖阁吃酒来用饭了,太太是现在用还是再等一会儿?”
红裳想了想道:“你们把这两张小几拼一拼,把饭菜就摆在这里好了,连同你们的也一起摆上来——这屋里要暖和的多,我们在这屋里将就些,一起用晚饭算了。”
侍书等人答应把饭摆上了,可是没有哪个丫头真得同红裳一起用饭,红裳也没有相qiáng她们:有些规矩在丫头们的思想中已经根深蒂固,她的善意说不定让丫头们更不舒服。
红裳用过了饭倚在榻上笑道:“你们一齐用饭好了,我就在一旁有什么需要就会唤你们的。”
侍书四人互相看了看,也就答应了半坐在椅子上用起了饭,不时同红裳说两句话。
侍书终于可以她想说的事儿了:“太太,虽然大姑娘早晚是要回府的,可是您gān嘛要那样说呢?她晚回来一时我们就安生一时什么不好?”
红裳没有直接答侍书的儿:“你想一想就知道了,你看画儿和鱼儿为什么不问呢?”宵儿根本没有想到大姑娘回来,对太太有什么好。
画儿到红裳的话,笑指侍书:“侍书,你的脑袋中,是不是除了黑的就是白的?爱憎分明的很啊。”
侍书一撇:“我不像你,一肚子弯弯肠子。不对,是不像你和鱼儿。”
鱼儿啐了侍书一口:“你你们的,gān嘛扯上我。不过,太太今儿向老太爷说大姑娘回来,依我说倒是对的;你说是不是,画儿?”画儿连连点头。
侍书点了点鱼儿两人:“还说你们不是弯弯肠子?我怎么就只感觉就生气呢,那个大姑娘做了那样的事儿,居然到山上住了两个来月,就什么事儿也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