妾大不如妻_作者:一个女人(754)

最重要的是,她做为嫡母教训女儿,赵家就算是有气也不便太过发作的。

芙蓉已经被拖到了门边儿上,她是手脚并用、即勾又抓的,把住了门框哭着向于家的众女眷求起了饶来;gān家的众女眷都低着头,没有哪个人抬头看芙蓉一眼,对她的哭求充耳不闻。

芙蓉这才想起了正主子红裳,可是她看向红裳时,眼中还是闪过了恨意:她欺rǔ了十几年的小女孩,现在居然对她要打就打、要骂就骂,她心里的恼恨就不要提了,所以,她心里不但没有生出惧意,反而生出了十足的不甘心。

只是时势比人qiáng,芙蓉终究低了头:“大姑娘,大姑娘,婢子知道错了,您就饶了我这一次吧。”

红裳看向芙蓉笑了笑:现在才想起了我来?还真是不容易呢。只是芙蓉眼中的恨意,红裳可是看得清清楚楚,一个婢女罢了,红裳不想多费口舌,她只是哼了一声道:“外面的人都是死得不成?还不快快拖下去,嚷得我头都疼了。

头疼?这可是大事儿!红裳的头痛脑热在赵府来说,那可比天快要堆了;于是门外的婆子们再也顾不得厅上坐着姻亲一起拥了上来,众婆子一面用力往外拖人,一面掏出帕子把芙蓉的嘴给堵上了。刚刚是两个婆子,所以才让芙蓉挣扎了这么久,人一多芙蓉哪里还能挣得动?立时便被拖了出去。

不一会儿,芙蓉的惨叫声儿便隐隐的传来,听得一gān于家人心惊ròu跳,人人看红裳的目光都有变化:大姑娘怎么变成了这个样子,好、好吓人啊!

于老太太看着红裳她除了恼怒、不甘等等b外还十分的不解:这还是那个于家的大姑娘嘛?为什么短短不到一年的时候,她居然变得如此厉害、如此有心计、手段了呢?!就这么三两句话,就把自己身边最得力的丫头给打了卖了,自己还要谢谢她才成。

只这一份口舌之利,就让于老太太恨得牙痒。

红裳查觉利于老太太探究的目光,她一分也不怕:她可是有了木尊所有的记忆;她对着于老太太的目光就看了过去。

于老太太不防红裳看过来心下不知.办什么就是一惊,再看着红裳似笑非笑的脸,她后背忽然升起了一股凉意:眼前坐着的于家大姑娘,让她在心中平白生起了一缕惧意来。

红裳扫向了一旁坐着的于家人:没有哪个人再敢直视红裳。

红裳看于家人眼中对自己的轻蔑消失了,对自己的惧意倒是多了一些,知迸杀jī的戏码已经有了作用,不过,什么事qíng都不可以做得太过,所以红裳没有再找于家人的麻烦,这才让于老太太一gān人稍稍松了一口气。

于家的人差一点认为,今天红裳安心就是要把在于府十几年受得气、吃得苦,一股脑都发作回她们身上;现在看红裳和颜悦色的同她们说话,她们心里总算踏实了一些。她们虽然松了一口气,可是看着眼前一脸欢快亲热的红裳,人人都心里凉了半截。

于家的大姑娘脱胎换骨,再也不是那个任由于家人搓圆捏扁的那个于家大姑娘了。

于家的人都明白,如果一言不合,于家的大姑娘现今翻脸就像翻书一样容易:那是一点儿也不会给她们留体面的。

于家老太太也后悔不迭:早知道红裳变成了这个样子,原不该贪这么一点子便宜的,自己实在应该带着众人去住客栈,而不是送上门来让红裳侮rǔ。

世上没有卖后悔药的,所以于老太太就算悔得吐血,也只能一忍再忍,不过她已经打定了主意,一定要快快买下院子,然后立时就搬过去——搬过去再收拾虽然住得不舒坦,可是也qiáng过住在赵府。

所,当红裳问起于老太是不是全家人都来了京城,于家老太爷是不是有意要迁到京中长住的时候;于老太太赶紧顺便说明了:她们只是暂时在赵府打扰几天,因为年节刚过,客栈现在并不好找。

于老太太还顺便恳请赵家的人帮忙,给她们找处宅子:她们刚来京中,人生地不熟的,不知道京中的qíng形,不知道哪里的宅子不错、价钱是否公迸,赵府帮忙找到合适的宅子,她们也好买下收拾收拾尽快搬过去,免得过多打扰亲家。

红裳和老太太都笑着应了下来,两个人心头都去了一块石头;红裳当然不希望于家人在赵府住得太久————眼下赵府正是多事之秋,于家人在赵府住得久了,同赵府的人熟识起来,不知道会出什么妖蛾子呢,不管是被人利用,还是同那隐在暗处的人联手,都不是红裳希望看到的。

而老太太是不喜于老太太的,所以不想她们在家中多住,越早走越好啊。

终于用过了饭,打发了于家的人到各处院子歇下:只能将就挤—挤了,勉qiáng可以住得下。

于家的人都走了,金氏要忙着安置于家的人也告退出去了,并向老太太道了乏,安置好于家的人她就直接回房了,老太太看金氏也忙了一天,便点头同意了,并嘱咐她早些回去歇着。金氏一直在房里看到嫂嫂发作于家的人,她自然也看出了于家人对嫂嫂的不甘,心下便积了一肚子的火气:如果换作是自己,现在就把于家的人统统用扫把赶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