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望族_作者:Loeva(626)


卢老夫人摇了摇头,伸手揉额角:“这事儿就jiāo给东行吧,他那样井明的一个人,吃了一次亏,又怎会再留下破绽让人钻空子?”
文怡见她面露疲意,心下大感傀疚,忙轻手轻脚地上前为祖母接摩起头部来。
一夜无事,第二日,文良来问明卢老夫人与文怡没有事要他去办,便带着自己的一个小厩与闲阳一道出门访发去了。巳初一列(早上九点十五分),李家的人便来送信,说是午后事太太要带着儿女过来请安。卢老夫人心下欢喜,忙吩咐文怡去备好茶果。一到未正时分(下牛两点整),李家的马车便到了。
李太太进得门来,见了卢老夫人,先是抱头痛哭一场,说起已经去世的卢家老太爷,卢老夫人便止不住泪水。他们兄妹分别时,一个尚未而立,一个不过豆蔻年华,几十年匆匆过去,却已是yīn阳永隔了,留在人世间的她,也已经白发苍苍。
文怡见状也跟着仿心了一阵子,却担心祖母年迈,会受不住,忙与李chūn熙、李冬瑞一道劝了半日,方才劝得两人歇了泪水,入座看茶。李太太介绍了自己的一对儿女,三个小辈又各自磕了头、见了礼,方才坐下叙话。
卢老夫人细细问起了李太太的父母当年离京后的详qíng,听到悲惨处,总要哭一场,文怡看得心惊,好不容易劝得两人稍稍给静些,李太太又问起了卢老夫人的经历,后者却是淡淡的几句话带过了,然而李太太早从文怡处听说了经过,心里也难受得紧。
最后还是李chūn熙劝道:“那些事都过去了,何必总惦记着?如今两家都有了好日子,正该住后看才是。”
李太太白她一眼:“要你说教,没得叫长辈笑话!”李chūn熙抿抿嘴,卢老夫人却笑说:“chūn姐儿这话在理,从前的仿心事,若是时时刻刻记着,岂不叫人哭死?如今你夫妻和睦,儿女双全,夫婿回京任了高职,孩子们都极争气,正是要事福的时候呢,而我……”她展眉一笑,“我如今也有孙子了,孙女儿也孝顺,眼看就要出门子,家里不愁吃不愁穿。我辈份高了,又有诰命,谁见了我,不故重几分?这两年连身子骨也qiáng壮起来了,住后还有大把的好日子呢。今日得见故人,才忍不住掉了几滴泪,过了这一遭,却是再也不哭了。”
众人于是又欢喜地说笑起来。
李chūn熙听了一会儿,见母亲只是跟卢老夫人说些家中旧事,觉得有些无趣,而李冬瑞早已坐不住了,偏卢老夫人喜欢他这虎头虎肚的样子,非要担着他的手说话,他也只能死忍着,不由得有几分好笑。一转头,她看到文怡坐在一旁,也是静静听着长辈说话,并不接嘴,便伸手去扯了扯她的袖子,待文怡转过脸来,便使了个眼色。
文怡一愣,有些踌躇,卢老夫人已经看见了,便笑道:((你们小姐妹俩有什么悄悄话,回屋里说去吧,别在这里碍手碍脚的。有冬哥儿侍候就行了。”
文怡忙起身应了,又向李太太告罪,立列便被李chūn熙担着走了,只来得及给李冬瑞捎去一个抱歉的眼神。
到了西厢房,两人坐下,文怡还未顾得上叫丫头倒茶,李chūn熙便劈头问来:((昨儿听说你们家帮着你那男人跟柳尚书的夫人斗了一场,是真的?”
文怡讶然,脸微微一红:“怎么连你都知道了?”
李chūn熙道:“原本我是不知道的,今早我爹值夜回来,跟我娘说起,我在里间侍听到的。说是柳尚书府中的下人怕事qíng闹大,直接住礼部捎信去了,没想到遇上了御史台的人,结果今儿一早便有人上了本。军里好些个将军都觉得不满呢,说不定你男人很快就会被放回来
处理家事。只是这件事闹出去了,也是笑话,你男人说不定也要失了脸面。”
文怡见她一个劲儿地说“你男人”什么的,脸红道:“你别这样说,什么叫……我男人 …”
李chūn熙白了她一眼:“害什么臊?!难道他不是你男人?那他是谁的男人?”
文怡咬咬牙,索xing不理她的话头,转过身子不说话。李chūn熙没好气地道:“行了行了,我当你是自家人,才不讲究这些礼数规矩。你不喜欢就算了,我还有正经话要告诉你呢,你先别顾着害臊。
文怡的脸更红了,勉qiáng忍住跑开的冲动:“什么话?”
“柳尚书的夫人最近也不知道在忙什么,似乎总住姚国丈夫人跟前凑。”李chūn熙翘了翘嘴角“(她不是你姑姑么?这件事她自以为瞒得好,其实人人都看在眼里了,前些日子龙灵见了我时,还跟我说起呢,叫我若见到你,一定跟你打声接呼,免得你们顾家没提防,叫人笑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