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怡眨眨眼,忽然想起了他在山南镇上的产业:“你是说……庄子上的人?”
柳东行点点头,又道:“除了他们,还有……王德胜的孙子,就是冰蓝的哥哥王青舟,他们一家三口,都不在这里。明面上,他们是去了归海城,替我打理那里的产业,实际上,我早就替他们一家脱了籍。因为王青舟的小儿子王小谦,自小聪明,又会读书,冰蓝一家会对我死心踏地,就是因为我答应赏他们一个出身,让王小谦去读书科举。因此我早上才会说,冰蓝一家迟早是要放出去的,眼下只是等待时机。他们本是尚书府的家生子,还有亲人在府里当差,里头就有王小谦的亲舅舅,我需得将他们也一起弄出来,才算是完事。”顿了顿,“他舅舅有个女儿,从前是二婶跟前的大丫头,叫chūn香,你兴许还记得?”
文怡吃了一惊:“就是那个……”
柳东行点点头:“可惜她因为是二婶的大丫头,被卷进白姨娘所出的两个弟弟中毒一案,叫二叔撵出府去了,不然有她在二婶耳边说话,我们的亲事又怎会拖了这许久?我好不容易把人救了回来,如今已经府外嫁了人,只是她父母兄弟都还在尚书府。”
文怡叹了口气,这么说来,她日后还不能跟三姑母一家撕破脸,甚至还要维持面上的和睦了?救人救到底,虽然只是几家奴仆,但既是许诺过的事,自然要办好才行。
她无奈地抬头看向柳东行:“时候不早了,早朝想必也散了,咱们几时去尚书府?可要备下厚礼?”
第二百四十八章 拜会亲长
最终,还是吃过午饭,又小歇了一会儿,东行与文怡方才双双起程,前往尚书府请安。
柳东行一改平日的习惯,没有骑马,却陪着文怡坐在马车里,小两口头碰头、肩碰肩地挨着,说悄悄话。文怡起初也担心过被人看见了会说闲话,但后来见这新造的马车帘子遮得十分严实,窗上除了帘子外,还蒙了一层轻纱,从车里往外瞧,可是看得很清楚,但从车外往里看,却只能看到一片浅绯色的迷雾,这才放了心,由得柳东行揽住自己亲热,只是想到外头还有丫头婆子跟车,不肯大声调笑说话。
柳东行知道新婚妻子素来羞涩,xing子又严谨,怕恼了她,也不敢做得太过,只是搂着抱着,闻闻香,捏捏小手,玩玩头发,偶尔亲香一下,也就算了。文怡被他弄得面红耳赤,有心要将他推开,只是担心外头的人听见,不敢下大力气,结果反倒让柳东行得寸进尺,胡里胡涂地,叫他占了好些便宜去。
等到马车渐渐驶近尚书府,柳东行方才收敛了几分,抱着妻子,压住她要将自己推开的双手,一本正经的跟她说起尚书府中的qíng形来。
柳复一家人口并不算复杂,他有一妻二妾,三子二女。正妻柳顾氏,自不必说,只生了一个嫡长子柳东宁;白姨娘算是贵妾,生了次子东俊与三子东乔,以及次女柳茵,其中东俊今年13岁,东乔与柳茵是双胞胎,只有11岁;接下来便是桂姨娘了,原是柳顾氏的陪嫁丫头,柳家大小姐柳素,便是她所出,与东俊同年。
柳东行道:“二叔二婶你都是见过的,宁弟如今还在禁足中,你今日大概是见不到了,素姐儿一向是养在二婶跟前的,想来也会来与你见礼,桂姨娘说来也算是你的旧仆,你从前在顾庄时如何待她,如今照旧就是了。倒是那白姨娘,却要提防几分。”
文怡问:“我记得……白姨娘所出的两位小兄弟,似乎没来过顾家拜访?”
柳东行冷笑一声:“她怎么敢?虽说是贵妾,到底是小门小户出来的,没见过多大世面,只当人家一见了她儿子,就会害了他们xing命似的,别说让他们跟着二婶回娘家拜访,便是出个门,也要派上十个八个亲信奴仆跟着,外面的人要跟他们兄弟说句话,那些奴仆便把人都当成是贼一般盯得死紧。你别瞧外头人夸东俊聪明,会读书,其实都是看在二叔份上,正经熟知他学识为人的,压根儿就没几个,倒是白家亲戚里有两个小子爱往他面前凑。还好东俊确实聪明,跟在二叔身边读书识字,比他生母有见识些,于人qíng世故上也明白,在官学里肯放下架子,结识几个xingqíng相投的同窗,虽只是泛泛之jiāo,也比原先qiáng得多。但东乔就比不上他哥哥了,那府里的下人背地里议论,说东乔因身子弱,长了这么大,竟是一口外食也未吃过,在别人家里,连茶也少喝。他又比不得他哥哥聪明,有时候做得太失礼了,幸亏年纪小,别人尚可容得,否则早就坏了名声。如今他中了一回毒,身子也垮了,便越发不肯出门。至于他那个同胞妹子,却是叫二叔与白姨娘宠得厉害,十分娇纵,若她有什么无礼之举,你别理她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