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四太太一僵,脸色也有些难看起来。他们夫妻窝在老家为柳复办事,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却被柳顾氏当面奚落。他们又不是二房的狗,一样平起平坐的兄弟妯娌,柳顾氏当她是下人么?!说骂就骂,还以为给了他们夫妻多大的好处,自家丈夫一个举人,巴着二房这么多年了,想求一个众八品的官职,还求不到呢!
且不说这柳家妯娌的面和心不和,文怡跟着柳七太太出来,与弟妹会合了,便问起他们下榻的客栈位于何处,可需要人手帮忙搬运行礼。柳七太太道:“先不忙这些,待我回去与老爷商量了再说。你与我上车来,我有话跟你讲。”
文怡见她一脸肃穆,以为是要紧大事,忙跟着她上了马车坐下。
柳七太太便道:“方才你在尚书府里的话,实在是有些不妥。我知道你是为大太夫人不平,但需知大老爷的继室也是你的长辈,有些话,你是不该主动提起的。二夫人又是你的长辈,她有什么话要教训你,你心里再难受,也只能听着。不同我,原是与她同辈的妯娌,见她说错了话,还能驳上一驳。”
文怡怔了怔,低下头,道:“长辈父的事,自然不由得我等小辈多嘴。方才侄儿媳妇脱口而出,也是因为一时气愤罢了。不管七婶如何看待,若二婶娘再次咒我相公不能平安回来,这些话我还是会说的。况且,二叔二婶虽是长辈,但长辈不孝,做晚辈的也不能当没看见。她们既借用了太婆婆的身份,就当尽孝,怎么能一边利用太婆婆的名头,一边又无礼于她老人家呢?”
柳七太太愣住了,沉默了好一会儿,方才道:“你去吧。以后说话还是要谨慎些。”
文怡见她没有继续责备,便也不多言,弯腰一礼,下了马车。
今日尚书府一行,会是这样的结果,文怡也没想到。不过,似乎认识了一家不错的族人,倒也不是全无收获。
文怡一边回想着方才见到的七房主仆人数,一边估量着家中客院的大小,烦恼着若是七房全家搬过来,房屋要如何安排。还未想好,马车已经回到了羊肝儿胡同。秋果掀开帘子,与荷香一左一右搀扶她下车,却看见门房上的王德旺老大爷一脸激动地拄着拐杖跑出来,嚷道:“大奶奶!大奶奶!宫里来人了!皇后娘娘宣您进宫呢!”
第二百五十九章 北疆喜报
平白无故地,皇后为什么要宣她进宫?
文怡脑中闪过一个念头:莫非是方才在尚书府说的那番话涉及姚家之女,皇后娘娘要寻她晦气?
但她马上就否定了这个猜测。事qíng才发生不过半个时辰,便是有耳报神,皇后娘娘也不可能这么快就知道消息了,再说,柳二叔生母虽然确是姚家的女儿,但与皇后只是同出一族,关系未必有多紧密,平日里说起,固然是可以借后族的名头让人高看柳家几分,但她进京半年多,也没见皇后对柳家格外青睐,想来皇后对那位已故的族姑的正室地位并不怎么放在心上。
想想也是,当年之事不过是yīn差阳错,对姚家来说也称得上是无妄之灾,好好的女儿,三媒六聘出了嫁,却成了侧室,他们既未将女儿带回,也未bī令柳老太爷休妻另娶,就是默认女儿身份为妾的意思了。皇后自然也是明白这点的,为了娘家脸面,顶多是不在人前提起,却不会颠倒黑白。说实话,皇家要是对这件事感到不满,当初东平王娶正妃时,就不会任由柳家把女儿记在容氏太夫人名下了。皇家娶媳,可是要追溯父母祖宗八代身家的
这么一想,她心里便镇定下来,进了家门,来到上房,卢老夫人与赵嬷嬷已经等在这里了。她忙上前行了礼,方才问:“祖母,听门上说皇后娘娘有召,不知是怎么回事?”
卢老夫人拉她坐下,道:“早上你去尚书府,才走了不到一个时辰,就来了一行人,为首的是个四十来岁宫装打扮的妇人,乃是皇后宫中执事的典言女官,前来宣皇后口谕,命你明日辰时入宫晋见。她前脚刚走不久,你便回来了。”
文怡再问:“那位典言女官可曾说皇后娘娘是为什么缘故宣孙女儿?”
卢老夫人摇摇头:“祖母也曾稍加打探,她并未透露,但瞧她神色,不象是坏事,对待祖母也十分恭敬,祖母只说了自己的身份,并未透露诰命,她就已经知道了。”顿了顿,“会不会……是太子妃跟皇后娘娘说了什么?我记得太子妃入宫前与你是认得的。”
文怡想了想,摇头道:“太子妃不会这么做。”尤其是在她派了小檗前来警告自己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