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里提到的与柳东行有关的事不多,罗四老爷本非北望守将,也是从军士间听到了消息,方才写信报回来的。柳东行甫一抵达北疆,便立下了大功,加上上官将军对他本就很是欣赏,立时就将他提拔到身边,顶替一位受了重伤的副将,负责城中重要据点的守卫。罗四老爷还说,若是战事平歇下去,等淮西与北望之间有文书来往的时候,他就派人去看望柳东行,若是qíng况允许,还可以让柳东行捎封家书回来。
文怡闭上双眼,努力平息心中的激动,但略有几分颤抖的声音还是出卖了她内心的qíng绪:“这就好,大爷平安无事,还立了大功。今晚给家里人加菜,好好庆贺一番,只是不许吃酒。”
舒平脸上也满是笑容,忙应了,便要告退。他还要把好消息告诉担心已久的父母呢。
下人们才出了屋子,文怡便忍不住落下泪来,转身扑到卢老夫人怀中,哽咽道:“祖母,他没事……他没事”
卢老夫人爱怜地轻抚她头发,叹道:“方才瞧你一脸镇定的模样,还知道要安慰祖母,其实你自己也担心得紧吧?”
文怡含泪笑着摇了摇头,低头拭去泪水,笑道:“孙女儿没事,头一回……有些太过激动了……”她深吸一口气,淡笑道:“明儿就要入宫去了,这礼数该当如何,还要祖母再教一教我。”
卢老夫人微微一笑:“我也是几十年前进过宫一回,早就忘得差不多了。其实没什么好担心的,你明日辰时入宫,这时辰还早呢,估计会有人来教你们礼仪,等你们学会了,皇后娘娘才会接见。既是许多人一起去,你看着别人如何行事,也照做就是了。这样的场合,很不用你一个小辈出头。”
文怡点头应了,想了想,还是将今日在尚书府的经历告诉了祖母。
卢老夫人听了以后,皱起眉头,冷笑一声:“你三姑母如今是越发不象话了她既然不给娘家脸面,你也用不着顾她的脸面横竖外头人见了她的行事,要笑话顾家不会教女儿,在见了你以后,也会明白那不过是她一人有毛病,与顾家的家教不相gān明儿你进宫之后,我就往侍郎府走一遭,问问你大伯祖母,她闺女在婆家撒泼,丢人丢到族人与小辈面前了,她怎么也不管管?”
文怡见她动气,忙安抚了一番,卢老夫人消了气,又开始教训起孙女:“你那七婶娘,说话虽然有些不客气,但也是为了你好。虽然明眼人都知道是你三姑母不着调,但事qíng传出去,也难免有那刁钻小人会斥责你对长辈不恭敬。”
文怡抿抿嘴:“便是真有人这样非议孙女儿,孙女儿也不后悔当时三姑母居然咒相公有去无回,孙女儿若是这样都忍了,将来也没脸见相公去若是下一回,三姑母还说这样的话,孙女儿照样讽刺回去他们立身不正,倒也好意思说我不敬长辈?怎么不见他们对长辈恭敬一点?”
被人这般欺到头上,她便是再生的菩萨,也要恼了,何况她只是一介凡人?文怡觉得过去自己顾虑太多,结果反受了许多冤枉气。她不打算继续忍让下去,也不甘心只是在嘴皮功夫上小胜二房一筹。有什么法子,能让二房真正收敛气焰呢?
第二百六十章 皇宫一行
次日凌晨,天还未亮,文怡便起身了,焚香沐浴梳洗过,又换上了从五品的诰命礼服,这时天边才露出鱼肚白,她匆匆出门上了马车,便往皇宫方向驶去。
受召入宫晋见的将士家眷果真不止她一人。她在宫人的引领下走进一处宫室时,发现里面济济一堂,穿戴着诰命服饰的妇人足有七八个,穿着敕命服饰的,也有十来人,其中为首的,正是婚礼那日见过的上官将军夫人。
上官夫人正与熟人说话,听到文怡向自己行礼问安,忙转过身来,笑着将文怡扶起:“我方才就在想,你必定也要来的,只是为何还不见人影?正想着,你就来了。”又向熟人介绍:“这是小柳将军的新婚妻子,上回我跟你说过的。”然后对文怡道:“这位是huáng参将之妻huáng淑人。”
文怡忙上前拜见,huáng淑人笑着将她扶起,和气地说:“不必多礼,我已经听说了,小柳将军这会可是立了大功呢,年轻一辈中,就数他最出挑了,必然前途不可限量。”
文怡心下虽为柳东行高兴,但还记得谦虚以对:“您谬赞了,我家相公虽侥幸立了微末军功,也是多亏了诸位大人与同袍们的指点与帮助,怎敢组展功劳?”这屋里可还有许多柳东行的同袍家眷在呢,她若一时大意,不知什么时候变得罪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