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望族_作者:Loeva(689)


文怡平静地回答道:“臣妾惶恐。为国征战,乃是将士本分,臣夫能为国出力,原始臣夫之幸,与国事相比,儿女之qíng又算得了什么呢?岂敢说自己受了委屈?”
“说得好。”皇后微微一笑,“确系名门气度。”又对众女眷道:“还望诸位也能时时谨记,敦促夫婿,多为国立功,为皇上分忧。”众女眷齐齐拜倒应是。
皇后又说了几句训诫的话,便命众人退下了。文怡随女眷们一道出了殿门,便有宫人来请某位与后宫嫔妃有亲的恭人离开,剩下的人不由得面面相觑,心下各有思量,不一会儿,其中一位五品将军女眷便笑道:“看来贵人们没有别的话要吩咐了,姐妹们,咱们回去吧。”
众人纷纷应了,然后便请了宫人引领,缓缓朝宫门方向走,才走出不远,便又有宫人前来,这回却是来请文怡的。
文怡认得那是小檗,心下也有几分惊讶,不及多说,便与众人相别,随着小檗往东宫方向走了。留下其他人各有思量,有人便小声问出大家的心声:“怎么……柳宜人还认得太子妃?”另有人道:“方才在侧殿等候娘娘宣召时,我瞧见huáng淑人与柳宜人站在一起说话,兴许是huáng淑人在太子妃面前说了些什么?要知道,huáng家大公子可是太子殿下的伴读呢。”便有人开始羡慕文怡:“真真好运气,柳宜人今日分明还是头一回见huáng淑人,怎么就投了huáng淑人的眼缘?居然还向东宫引荐,看来小柳将军是真的要出头了。”
没有人应声,众人重新沉默下来,再度吵宫门方向前进,至于她们各有什么想法,就无人知晓了。
文怡随着小檗来到东宫,只是低头走路,完全没有留意四周景致,不一会儿便到了后殿,太子妃杜渊如已经殿中等候多时了。
数月不见,太子妃一见文怡行大礼,便忙忙命小檗将她扶起:“何必多礼?我知道你来,特地把身边的嬷嬷们都打发走了,咱们只当还在家里一样,随意就好。”
文怡笑着起身,道:“礼不可废,我今儿入宫,大礼不知行了几回,何必偷懒这一会,反累殿下叫人说嘴?”
杜渊如一笑置之:“既如此,就算了,快过来吧,我有好久不曾见你了。”
文怡只敢在她右手边第一张椅子上坐下,又开口问候:“殿下这一向可好?瞧着殿下的气色,倒比从前红润了许多。”
杜渊如脸上微微一红:“是么?兴许是宫里的水土不一样吧?”小檗在旁偷笑,被她嗔了一眼:“做什么怪模样呢,难不成宫里的水土不好?”小檗笑道:“宫里的水土自然是好的,宫里的人更好呢。”
杜渊如脸上更红了,但神qíng很快就恢复了原状,笑骂她:“休要油嘴滑舌,明知我有客,还不快上茶来?!”小檗笑着去了。
文怡虽不大清楚她们这番笑闹是为什么,但瞧杜渊如的模样,倒也猜到她在公众日子过得不错,兴许与太子的感qíng也挺好,心里倒是为她松了一口气,感qíng上本来就先逊了一分,加上太子外戚对泸国公府一脉多有忌惮,若她不能得到太子敬重,将来的日子可不好过,那倒不如不嫁进宫来了。
茶来了,杜渊如请文怡先吃茶,便开始问起别后的经历,感叹一番,又有些犹豫地道:“前儿我母亲进宫来看我,说起你的事……别庄上的屋子都打扫好了,我母亲正等着你来呢,你怎么没到侯府去呢?”
文怡微微一笑:“我知道殿下的好意,只是……避得了一时,避不了一世,倒不如一了百了,倒也gān净。”
杜渊如叹了口气:“这倒也是,只是……婚事办得太仓促了些。”顿了顿,“我得到消息时,原有心要履行前言,为你添妆,只是碍于殿下,只得请了母亲出面……”
文怡笑道:“我的了侯府的礼,已是喜出望外了,怎敢得陇望蜀?殿下的苦心,我都明白的。”
杜渊如握了握她的手,压低了声音:“那一位……已经消停了,想必不会再有妄想。”
文怡淡淡地道:“若果真如此,便是天大的恩典了。”
杜渊如拍了拍她的手,想要说些什么,但笑了笑,还是没开口,只是眼中隐隐有些遗憾之意,不过很快又换上了笑容:“有件事告诉你。北疆的大战,你必然已经知晓了,我听说,皇上有意奖励小柳将军,只是他初出茅庐,便立下大功,顶多也不过是升到正五品,不然若是他在北疆接连立功,便不好再赏了,便有意将赏赐惠及其父母,祖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