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怡讷闷:“他为什么这样心急?李家既然应了,自然不会反口。”
“我也不清楚。”柳东行想了想,“今儿回来的时候,我们坐得离他有些远,因此是李家小少爷扶他过来的,好象在他耳边说了些什么话,我问过傅兄弟和李少爷说的是什么,他们都不肯告诉我。”他叹了口气:“其实,李家小少爷那模样,那行事,若不是我们熟知他为人,还真没法把他当成好人看待。”
扑哧,文怡又忍不住了,伏在桌上闷笑起来。
傅李两家的亲事就此订下来了,接着又是柳家宴客,热闹了好几日。等到家里安静下来时,卢老夫人的归期又到了。侍郎府那边直到这时才得了消息,抱怨不已,急急忙忙地下了帖子来,说要摆家宴为卢老夫人践行。
卢老夫人跟文怡与东行商量过,觉得横竖都要走了,也不差这一回,去了也没什么,倒是东行那一日要回京南大营办事,不能同行,文怡便陪着祖母去了。
到了地方,先是一番见礼寒暄,众人才各自就座,文怡便听得于老夫人叹气:“听说,李家小姐跟那位小傅将军订亲了?”
文怡想起她曾打算过为文安向李chūn熙提亲的,便微笑着点头:“是,前些日子才下了定礼,说好了是年底过门。”
于老夫人又叹了口气,便沉默着不说话了。段氏却忽然笑道:“我们家的亲戚里头最近也出了一件喜事呢,你可知道,蒋家姑娘跟罗家二少爷订亲了?”
这事文怡还真没听说:“真的?什么时候定下的?!”
第三百一十章 惊人传闻
段氏似乎对蒋瑶与罗明敏定亲感到格外高兴!“昨儿才收到蒋舅老爷的信,说是已经跟归海罗家二老爷订下了,两家换了庚帖信物,只是不巧,罗家在东平府的产业出了点问题,罗家二少爷要赶过去处置,因此婚事就暂时拖了下来,两家商定,最迟明年年底,就要把婚事办了,如今蒋舅老爷正给女儿置办嫁妆呢。这事儿真真叫人意外,原本听说蒋舅老爷给瑶姑娘看中了一门亲事,我们还在猜是谁家,没成想原来是熟人!”
文怡心底着实欢喜,既然蒋家舅老爷写了信来,可见是真的定下了,莫非是罗明敏陪同蒋瑶前往锦南时,叫他看上了?本来,她只知道蒋瑶对罗明敏有意,却不知道罗明敏的心意如何,但既然眼下两家已经将婚事摆上台面,可见他也是愿意的,否则蒋家舅老爷怎会联系上罗家人呢?只盼着郑王府的谋逆早日被平定,两人可以安安心心地终成眷属。
想到这里,文怡已记起了一件事:于老夫人原是看中了罗明敏当孙女婿的,以前是想说给文娟,后来又想说给文慧,如今叫蒋瑶得了去,她那副唉声叹气的模样,就是因此而来吧?文怡小心地打量了于老夫人一眼,果然看到她一脸闷闷的,不知是不是因为段氏提起这件事的缘故,还眯着眼看向段氏,神色不善。
文怡又看了蒋氏一眼,蒋氏倒是对这门婚事没什么不满,面上还带着笑:“说实话,我兄弟虽说是个官,但品级并不高,罗家是皇商,他家嫡子配瑶丫头,也不算rǔ没他们父女了。不过我兄弟也是欠考虑,在外头订下了婚事,内宅又没个靠谱的女眷出面cao持,不定怎么叫罗家笑话呢,他既有这个意思,就该早些写了信来,我是瑶丫头的姑妈,正好帮着参详参详。还有瑶丫头,婚事定了,自然要备嫁妆,可这嫁妆怎么备,他做父亲的心里总要有个数,谁都知道他疼女儿,可也没有将祖产拿出来给女儿做陪嫁的道理......”
段氏笑眯眯地打断了她的话:“大嫂子,如今但凡是家里有些体面的人家,谁家嫁女儿不陪送些田地宅院呢?金银首饰料子什么的,倒在其次。瑶姑娘自幼丧母,听说她母亲留下的陪嫁也不多,都拿来做陪嫁,只怕还不够。舅老爷愿意把家里的田地分些给女儿做陪嫁,也可以撑撑场面,好歹他也是个六品官,瑶姑娘嫁的又是天下一等一的富贵人家,嫁妆太寒酸了,还不是丢蒋家的脸面么?”
蒋氏有些气恼地瞥了她一眼:“二弟妹,我娘家的事你只是一知半解,还是不要cha嘴的好吧?你当初给你侄女儿说亲时,打着侍郎府千金的招牌,我可没说什么!”
段氏的脸色僵了一僵,勉qiáng笑了一笑,轻咳一声,便面无表qíng地端起茶来喝。
“够了!吵吵嚷嚷的象什么样子!”于老夫人有气无力地训斥,“你们六婶娘还在这里呢,也不怕叫长辈们看见了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