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儿在一旁笑着道:“如今小姐算是心想事成了,赶快歇一歇,中午还要请人吃饭呢,需得早做准备才是。”
杏儿笑道:“小姐,奴婢听说这长丰县的麻饼、烘糕是当地有名的小吃,而最最有名的要数那李子巷的李家饼店做的,今儿早上咱们便吃李家饼店做的麻饼与烘糕怎么样?”
红姨在一旁在笑道:“你这个丫头就是嘴馋的。不过,今儿吃,倒也应景儿呢——总归是咱们在新宅子里第一顿饭,吃点好的也不过,小姐就准了她罢。”
青篱笑着应了:“你们不远千里跟着我来到这人生地不熟的长丰县,旁的一时下没办法多给你们,难道这吃食我也不给了么?就叫福伯领着张贵赶快去买来。”
张贵领命而去,红姨等人却因她的话,眼圈微微发红。
青篱一面请杨岿海自去歇息,一面招了这四人进了会客厅,招呼她们坐下,笑道:“如今咱们家是彻底的安下了,先前一通的忙乱,也没顾上与你们说。虽然这长丰县比不得京城热闹富贵,咱们这宅子也比不得京城的豪华舒适,但是只要有我在,我保你们会过得比在京里头快活儿得多。你们几人跟着我,算是一天的福也没享着,天天替我担惊受怕的,这份qíng宜我都记在心里呢。以后咱们明为主仆,实则就是家人。奶娘便是我的亲娘,柳儿杏儿合儿便我的姐妹,你们也莫再以奴婢自称,原先在府里头,我虽有这个心,但是碍着规矩。现在这是我们的宅子,我们的话便是规矩。”
红姨与这三个丫头原红着的眼圈因她的这一番愈发红了,眼看泪水就要流出来,红姨想起这乔迁当日不能落泪的来,qiáng着将眼泪憋回去,又呵斥另外三人不准掉泪儿,又是欣慰又是愧疚连声的推辞,柳儿等几人也跟着连连的摇头。
无奈小姐太过坚持,合儿qiáng忍着眼泪恨恨的道:“小姐一向是个有心计的,定是早早便知道搬家之日不能落泪,故意挑今日说这番话的。”
正文 第七章 搬家(二)
第七章 搬家(二)
用过早饭,青篱叫了福伯来。详细的询问了这长丰县人的饮食喜好,以及摆宴有无特别的禁忌,福伯一一的说了,这长丰县人喜辣口味重,这一点青篱也感觉到了,在“仙客来”住的几日,就觉得饭菜比往常的要咸一些,以为是厨房的师傅一时失了手,多放了盐,叫杏儿又重新点了菜来,依然是如此,后来才知道原来这一带的人饮食习惯如此。
福伯又说,摆宴倒也无别的讲究,只是不能上光板豆腐,因丧宴上均备有豆腐这道菜,这长丰县人将赴丧宴俗称为“吃豆腐”、或曰“吃豆腐饭”。
青篱一一记下,与红姨两人合计出六凉十热十六个菜,两个汤,一甜一咸。四样点心,米饭,面条。馒头三样主食。即是请一次客自然要照顾得周全一些,另外也须防着一时备的主食不够。
合计完毕,便差了张贵与柳儿杏儿三人去采买,自己领着红姨与合儿到厨房里先查看一番。
巳时刚到,福伯找到厨房,说保胜家的和平安家的和平贵家的都来了,青篱连忙带着这二人出了厨房。厨房与院子之间,原本是通着的,青篱总觉得厨房是个极私人的空间,便叫人在院子与厨房中间砌 了一道墙,在墙上开了一扇门儿,看起来厨房倒像是个独立的小院子。
还未转出那扇门儿,便听见保胜家的大嗓门儿。出了厨房的院门儿,便见几个妇人立在小花园的空架子下面,对着架子指指点点。
青篱扬声道:“几位婶子嫂子来得好早啊。”
红姨与合儿因早上得了她的那些话儿,便快行几步,迎过去,与那人寒暄着。
保胜家的指着其它几位妇人,朗声笑道:“李家妹子,这几位你不认得罢。”
青篱笑着道:“这几日天天见面儿,都面熟着呢,只是不知道怎么称呼。”
那保胜家的指着两位约二十七八岁的青年妇人,与她介绍:“这是你平安嫂子,这是你平贵嫂子,她们是妯娌俩。平安与平贵两兄弟可是咱们丁香巷子里有名的手艺人,平安的木工活儿在咱们长丰县可是百里挑一的jīng细,平贵一手硝皮子的手艺更是难得。回头你若是要打什么家什儿。便找她们俩……”
青篱笑着应了,又先谢过这二位。
保胜家的又指着另外两位与她年龄相当的妇人道:“这两位,一个是你李婶子,她可是个会做饭的,今儿叫我给你拉来了。这一个是你王婶子,家里有一个小女儿,小名叫香儿,与你年龄相当,你若是闷了,回头叫她来陪你玩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