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儿连忙道:“奴婢听老太太屋里的丫头们说,老太太和太太原本是不应的,因不好推脱,便叫了岳先生去,问岳先生的意思,原本以为岳先生定会推了,谁知道竟是一口就应下了……听说,大小姐在屋子里摔了好一阵子东西呢……”
轰隆隆又一声炸雷,炸得青篱头晕眼花耳鸣眼跳。……这假面狐狸仙儿连美男计都用上了?!
这一连串的招数下来,不但赶走了她身边的两个门神。太太闹得病了,自顾不瑕;学里头有那两个人与苏青筝闹着,多多少少都要给老太太找些官司断断;这一家子人,人人有事gān,可不就没人去找她姨娘的麻烦了么?
……想起那人的一身白衣,想必他是个极gān净的人,才会如此喜爱如此gān净的颜色。可是,连她这个不敢自称是gān净的人,若不是bī急了,都不屑不想不肖用这样的招数,那他应当是更不屑不想不肖才是……
一时间心思转了几转,良久,才叹了一口气,终究是欠了他。
这二人来了,青篱也自在了许多,遣了这二人自去休息,自己也躺在chuáng上补眠。躺了半晌,却无一丝睡意,在chuáng上翻来覆去,挨到旁边房间里有了响动,便爬了起来。
jiāo待了杏儿柳儿一声,自去了后院。转了一会儿,越发烦躁。便叫了杏儿柳儿下山,到山脚下的街市上转转。
五月里的天气,下午约两三点的光景正热着,街上的行人倒也不多,路边的小商贩们也个个把生意抛开,有的三五一推儿说着闲话,有的缩在一边打盹儿。青篱带着两个丫头,一行走,一行看,她纯粹是散心闲逛,对路旁的物件儿倒也没有多上心。
杏儿和柳儿跟前身后,不时往路边的胭脂水粉摊上凑,一边儿还小声的讨论着这个如何,那个如何的。
青篱见她们兴致高昂,知道是在府里掬久了,便也不催她们。转向路旁一个卖玉器挂件扇坠儿的小摊上挑挑看看。那摊主儿正与旁边一个卖字画的秀才侃得更欢,见来了买主,连忙上前招呼:“这位小姐,可是要买什么物件儿,您瞧瞧整条街上就属我这里东西齐全,您要什么物件儿,小的给您找来。”
青篱原本只是闲看,见这摊主十分热qíng,倒也不好立时丢开,转眼看过去,两个丫头正挑得欢,便低下头细细的将摊上的东西一件一件拿了查看。
眼尖的瞧见一堆玉簪子底下压着一根桃花木簪,那花瓣雕得栩栩如生,用颜料染成深深浅浅的粉红,花心处还用笔细细的画了嫩huáng的花蕊,拿在手里左右看了,心生欢喜,便握在手中,又接着挑,挑了半晌再也没有看中的物件儿。
那摊主见这位小姐虽然衣衫不是十分的华丽,倒也是一副大家小姐的派头,挑了这么半天,只挑了一根木簪子,心中不喜,便道:“这位小姐,可是挑好了?这簪子只须一两银子,您瞧这簪子的雕工,还有这染色,这可是正经的香木簪子……”
青篱抬手制止他继续说下去。准备掏了银子走人,旁边闪来一人,一身浅蓝长衫,手里拿着把折扇,一边摇着一边道:“这位小姐,这根簪子市价只需十文,莫要被人匡了去。”
……
依然打滚儿求推荐,求收藏
正文 第三十二章 山下偶遇
青篱抬头看了看来人,一身浅蓝长衫,眉目清秀,气质儒雅,手里一把折扇摇来摇去,倒是比胡流风更有几分风流才子的派头。
突然想起周星驰演的苏乞儿来,他那折扇上写着“奉旨乞讨”几个大字,份外搞笑。眼前这位的扇子上如果写上“包打不平”怕也有此效果,不由展颜一笑。微微福了福身子谢过,叫过杏儿来,掏出十文钱给那摊主,也不会理摊主要将那人撕吃了的目光,带着杏儿柳儿扬长而去。
又逛了一会儿,略微乏了,腹中微饿,见前面有家不大的茶楼,店面还算gān净整洁,便带了杏儿柳儿过去歇歇脚,顺便垫垫肚子。
在店小二的带领下,这主仆三人上了二楼,青篱刚踏上二楼,便看见刚那个身着浅蓝衣衫书生模样的男子独自端坐在靠窗的位子上,眼睛盯着窗外,似乎是在等什么人。
三人在另一张临窗的位子落了座,杏儿刚招了店小二来,正yù开口,那浅蓝衣衫又晃了过来,对着杏儿道:“这位姑娘,此店的梅花香饼、如意饼、双色豆糕、一品包子堪称一绝,不可不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