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们看来,书杰在皇上提出那个问题时,如果能够为南宫淼着想,将“平妻”改为“妾”、并延后进门已经是了不得,怎能想到他竟然敢直接回绝?
姚雪兰倒是没有太惊讶,类似的理论她以前听甄子柔说过不少,什么“爱qíng是自私的,是一对一的。”“女人何苦为难女人?”……
甄子柔会要求书杰和书文兄弟俩只娶一妻、“三十无子方可纳妾”,对别人来说也许很不可思议,发生在甄子柔身上却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
南宫淼心里百味陈杂,有感动、有甜蜜、有骄傲、有担忧、有心疼,更有后怕:“万一皇上觉得触犯了龙颜怎么办?受了马贵妃唆使直接处置了他怎么办?书杰真是太冲动了。”
许氏倍感欣慰地拍了拍南宫淼的手背:“没事了,书杰心里有数的,这不是没事了?那孩子在皇上身边当差也有几日了,知道什么话能不能说。”女儿是个好命的,才能够及时退掉之前那门亲事,定下书杰这样一个好夫婿。
南宫老爷也道:“淼儿不用担心,皇上要是想赐婚直接就赐了,哪里需要跑到怡和宫去当着马贵妃的面问书杰?侯爷说的对,我之前着相了,自乱阵脚。”皇上那样做,也是在考验书杰吧?书杰如果接受了,在皇上心里恐怕还落了下乘。
正文 第205章 贾巧娘
京城里再次热闹起来,议论纷纷的主角依然是新科双状元夏书杰。
书杰“我们兄弟都只能娶一个妻子”、“三十无子方可纳妾”的话传遍了大街小巷,让南宫淼几乎成了女人们羡慕嫉妒恨的第一目标,让那些“下手慢了一步,被南宫府抢了先”的人家扼腕不已,让一心想着“做不成妻,做妾也愿意”的姑娘们心碎了一地……
书杰的亲事既已成了定局,连皇上都明言不gān预他娶谁为妻、纳不纳妾的事,众人也纷纷收起了cha一杆子的心事。谁不知道夏状元现在是皇上身边的新贵,有皇上老人家纵着,连马贵妃的面子都不给,他们还去自讨没趣?他们家的女儿,即使是庶女也不至于嫁不出去,没必要落个“上赶着做妾都没做成”的名声,不如抓紧时间好好在新科进士里挑上一个,免得再被人家抢了先。
而家里有与书文年龄相合适小姑娘的人家则蠢蠢yù动,大的那么优秀,小的必定差不到哪去,加上那么一条“家规”,有女儿的父母谁能不动心?一众夫人们已经想着如何跟南宫淼拉关系,长嫂为母,那对龙凤胎的亲事以后必定落在南宫淼身上。
因为这些想法,夏宅的联谊宴并庆祝宴就更加让人期待了,不少人甚至自己找姚雪兰讨要请帖。
甄大贵一家同书杰三兄妹保持着良好的关系。自然是收到帖子的,住在甄大贵家里的甄柯宝也要跟着去,同去的还有甄柯宝妻子朱氏的表兄李进贵。
李进贵是有帖子的,他也是新科进士,还是传胪,即二甲第一名。直接进了翰林院。李进贵是个不问俗事的读书人。李家一早就托了甄柯宝,如若李进贵考中,就帮忙他在京城买一个院子、买几个下人,李家对李进贵很有信心,所以直接将银票给了甄柯宝。
甄柯宝自然是跑前跑后,积极帮忙。若说有钱,甄家、朱家、还有李家都差不多。但是商人再有钱还只是“民”(除非你能做到南宫世家那样的财势),民斗不过官,李进贵现在是官身,是新科进士,理所当然地成了李家的骄傲,朱家、甄家都要依靠的裙带关系。
甄柯宝的心里苦涩无比,自己放着文武双状元、皇上身边的新贵。还是姑表亲的表弟攀不上。却围着差了一大截的“远亲”李进贵转,心里那个憋屈啊……
可是怎么办?到了京城里他才知道,甄家的劣迹在京城里竟然是妇孺皆知,书杰三兄妹越“旺”,甄家和慕容家越“臭”。
慕容家怎么说都是“大官”家,甄家自然就成了肆意咒骂的对象。连街上六七岁的小顽童都会说“那个卖完妹妹卖外甥女的人家”。
甄大贵一家最初也受了牵连,所幸书杰三兄妹待他们不错。平日里都有来往,才慢慢地被“放过”。众人会说,甄家二房早就分家出来了,还远在京城,没有做那些作孽的事。
甄柯英是个“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读书人,以前不知道自己的父母做了什么,外人“传说”甄大富夫妇把书瑶卖给慕容府他自然地选择不信,进了京城才知道由不得他信不信。心里一向的信念崩溃了,又认为“当年既是已经宣称断绝关系,现在怎么好意思贴上去?”,加上落榜的沮丧,甄柯英坚持不肯去夏宅“丢人现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