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于家两位老爷看到誊抄的供词,才知道自己为什么被一锅端,一向隐蔽的cao作为什么突然bào露。他们狠狠盯着被关在对面牢间、一脸惨白地还在发愣的莲居士,恨不得剥了她的皮啃她的ròu,他们现在才知道这个妹妹二十年来一直暗恋文远侯爷金喜达,为了所谓“报复金喜达和甄子柔”,将整个于家害死了。
莲居士想不明白,她真的不明白,傻了一般的她只会反复念叨着“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会这样?”直到上断头台那一刻,她才幡然悔悟,本来她的日子可以过得很好的(当然,那是半个多月以后的事了)。
皇上出手很快,离宁州最近的镇北大将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封了宁王府,拘了宁王,还搜出了宁王准备与缅甸国勾结的直接证据。
没有证据证明二皇子和马家与宁王已经勾结,樊老将军亲自负荆请罪,还押着被五花大绑、打得遍体鳞伤的马家三爷。
马老将军光着肩膀,背着荆棘条跪在大殿里:“皇上明鉴,老三贪功,背着我们与于家牵线的缅甸国特使接触,想探得他们的计划报给皇上,以此立下大功。却违背了我们马家绝不私下与番邦接触的家规禁忌,还差点害朝廷错失揭露宁王勾结缅甸国谋逆的最好机会,马家不敢求皇上宽恕,今日微臣亲自将逆子绑来,任凭皇上处置。
书杰暗自冷哼:姜还是老的辣,这个老滑头果然是马家最难对付的硬骨头。
皇上笑得亲切:“老将军过虑了,马老二虽然知qíng不报犯了大错,还不至于让老将军如此,朕对老将军和马家始终是最为信任的。至于马老二,处罚还是要的,以儆效尤,这样吧,就夺了职,永世不得入军中吧。”
第381章 金皓熙(二更)
永世不得入军中?马老将军心下一顿,他的十个嫡子庶子中,老大年轻时候受了伤,老五已经过世,现在除了老三刚从镇北军回来不久,正在争取接手京城内外十万禁军以外,就只有在西南军雍亲王麾下历练的庶子老九了。
马老将军的势力在镇北军,但是他退下来十二年了,现任镇北大将军赵又又是个厉害的,陆陆续续拉拢或处理了不少他的人,否则老三也不会不得不憋气告病回京。
当初若不是老大受了重伤,也不会被赵又夺了镇北大将军之位。那时他想着,镇北大军中都是都他的势力,就让赵又顶几年,等老三那立了军功、时机成熟了,再想办法夺回统帅之位。
没想到赵又雷厉风行,很快就不动声色地对镇北军进行了一番整顿,坐稳了镇北大将军之位。他倒是没有刻意对付或者阻碍老三立功,甚至,镇北军中众所周知,他还给了马老三很多次机会。
可惜,事实证明,马老三没有他父兄的威武潜质,带兵不如老大,谋略不如老二。
马老将军对赵又的手段心知肚明,可惜人家没有把柄给他抓住,反而镇北军中越来越多的人都对他们统帅的光明磊落、宽宏大量赞不绝口。
马老将军也了解他自己的几个儿子,马家只有老二最像马老将军,只是不喜在边关带军,离不开京城里的安逸享乐,就负责马家在京里的暗力量。自从马老二死了,jiāo到老大手里的马家的暗力量一年不如一年。
庶子老五和老九倒是有带军的潜力,可惜老五被野láng撕裂了,老九被皇上点去了西南军。
……
马老将军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谢恩、怎么上了马车,怎么回到府里的,他以为自己以退为进。当着文武百官的面负荆请罪,且并没有谁能证实老三与那缅甸国人都谈了些什么,他的“贪功”说法应该是很有说服力的。
可是。很显然,皇上表面上没有多心。实际上对他们马家已经有戒心了。
马老将军把自己关在书房里,他需要静一静。
这次若不是被四皇子与云家联姻的事刺激到,太急躁了,也不会被老三说动,允他去“听听宁王和缅甸国怎么说”。唉,他真应该听明瑜(郁正然的字)的,越是看着像风云突变的时候。越是要冷静谨慎,不可妄动。
可惜,他还是躁了……
现在什么都没做,却已经被烙上了可疑的印记。如果不是念及自己曾经立下的大功绩,还有二皇子和怡贵妃,皇上这次会不会连马家一起查抄了?
马老将军扶了扶脑袋,他老了,真的老了。可是他不能倒下。否则马家可能就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