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夫人乐得合不拢嘴:“啊哟哟,滚滚也笑了,乖宝贝儿,不管你们姓金姓夏,都是曾祖母的心肝宝贝儿。”这两孩子还真是她的福星呢,她可是清清楚楚听到了,儿子脱口说了那句“就算以后真有个小叔叔,你也照样是金皓熙。”
老夫人心里呐喊着:“乖嘟嘟,乖滚滚,快给你们祖父引一个祖母来,就是以后没有小叔叔,有个小姑姑也行啊,都没有也没关系,重要的是你们祖父老了有个伴,有人疼。”
两侯府的事总是很快传开来,众人都知道了两侯府的两位双胞胎小少爷一个叫夏皓轩,一个叫金皓熙。多数人是感慨永平侯爷重qíng义,两侯府父子父女关系好得让一众亲生父子脸红。
当然,也有小部分人关心的是爵位,文远侯可是袭时代的侯爵呢。第二日就有人急巴巴地排着队上门来找金老夫人“恳谈”,他们不敢找金喜达,只有找金老夫人了。这些急红了脸的人,有金家的,也有廖家的。
金老夫人一边逗奶娘抱着的滚滚和嘟嘟,一边淡淡对金家族长和金喜达的二叔道:“嘟嘟本来就是我的曾孙,我儿的孙子,你能说不是?”
金族长二人当然不敢说“不是”,那是抗旨,要掉脑袋的。金二叔嗫喏道:“毕竟要有金家的血脉才好,金家那么多儿孙辈,多大多小的都有,挑一个不是更好?”他的嫡亲小孙子也才两个多月,过继给金喜达做儿子多好。
金老夫人“嗤”了一声:“血脉?我儿被他那个曾经的所谓父亲取心头血的时候,被庶兄庶弟欺负的时候,受苦受难的时候,你们这些血脉之亲在哪里?总之,我的嘟嘟就是金皓熙,是我儿的嫡孙,你们欢迎不欢迎他都没关系。大不了,你们不让他入族谱,再将他祖父除族就是了。”
除族?怎么可能?族长立马跳了起来:“嘟嘟姓金,就是我们金家的子孙,怎么能不入金家的族谱?我就是来跟你们商量一下,等嘟嘟满月了,就择个日子开祠入族谱。”管他是不是金家的血脉,只要他姓金,文远侯的荣耀和好处就是金家的。就算是金二叔的孙子过继了又怎么样,对他这个族长和其他金家族人来说,同嘟嘟有什么区别?
金家族长越想越觉得是,瞪了金二叔一眼:“看什么看?我有必要事先跟你jiāo待我来做什么吗?”金二叔和他的几个儿子都不靠谱,孙子还能咋样?让一个扶不起的烂泥做了文远侯爷,说不定哪一日又被皇上给夺了。
而嘟嘟,呃,金皓熙可不一样,要知道,他的爹是永平侯爷,娘是南宫家嫡出姑奶奶,嫡亲姑姑是福星郡主,未来的雍亲王妃,这么个背景雄厚的“金家子孙”可不比哪个都qiáng?
金老夫人也不揭破,笑道:“那就多谢族长了,等我儿回来,我会转告,我儿选定了日子,自会找你和族老们商量。”
廖家的人一听急了:“姑姑,你就不想有个自己的亲生孙子?”
老夫人一笑:“我一把年纪了,都抱上曾孙子了,还急什么孙子?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qiáng求。”
第382章
廖家侄儿和侄儿媳妇当然听出了老夫人最后一句话的意思,不仅在说她自己,更在暗示他们不要妄想那些本不属于他们的东西。
这个姑姑长相普通,又没用,从来不得家里的喜欢,所以她在金家被相公和妾欺负他们也不愿意去出面,反正只要没被休,不影响廖家的体面和廖家姑娘的名声就行。
直到金喜达成了皇上口中的挚友,廖家才开始“关心”起他们母子。可惜,他们可以让廖氏感激涕零、言听计从、被廖家一众亲人的“关爱”哄得团团转,却骗不了金喜达。
有一次廖家大老爷以嫡亲大舅父的身份指责金喜达不敬母家长辈,母家又怎么为他撑腰?
金喜达当面冷嗤:“廖家刚刚搬来京城?还是二十多年来全都病了,睡着了?我年幼需要人撑腰的时候你们在哪里?现在我还真不需要你们撑什么腰。”说完也不顾廖家一众人难堪尴尬的脸色,拂袖而去。
直到廖家怂恿廖氏联合欺骗金喜达,yù以“生米煮成熟饭”之局qiáng制金喜达娶廖家女儿,不曾想竟被一个五岁的孩子听见,告诉了金喜达。从那以后别说廖家,金喜达连亲生母亲廖氏都疏远了。
再后来,廖氏和离,母子关系倒是好了,廖氏却完全站在了金喜达那边,别说对廖家言听计从了,根本小心防备着廖家,生怕对她儿子和义孙子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