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井贵女_作者:双子座尧尧(703)

  大qiáng这才知道,原来福星郡主是大将军的嫡亲外甥女。

  同云连安一起过来的路上,他还是有些忐忑的,毕竟,书瑶现在的地位太高了,会不会觉得他是借着拜谢的由头攀权附贵套近乎?虽然永平侯爷态度依然亲切,但男子和女子不同,贵女多是娇骄的。

  可是这会儿,书瑶亲切娇憨如当年,就像邻家的小妹妹,大qiáng也被带动,慢慢放松自然起来,笑道:“正是,我们去了西北舅舅家,就在舅舅的小武馆住着,爹娘都在武馆打杂,舅舅见我喜欢看人练武,又长的瘦小,就开始带我习武。

  我还跟着表哥认字,舅舅武馆隔壁的大爷家里有几本祖上留下的兵书,我经常帮他担水,大爷就让我在他家里看书。我开始只是看着上面打斗的图案好看,后来越看越入迷,将几本兵书基本都背下来了。呵呵,然后就起了要投军的念头,两年前正好西北大军招新兵,我刚好十六岁,刚合格,就投军了。”

  书瑶感慨:“难怪了,我说你变化这么大,我都认不出来了。大qiáng哥哥你不知道,那时你有多瘦小,谁能想到你如今人高马大。呃,若是书文见了你,肯定也是认不出来的,你那时跟他一般高,现在,呃,高是差不多,不过比文儿壮了许多。”

  大qiáng腼腆地笑了:“我在京里能呆七八日,安顿好爹娘才回安城,现在我们暂时借住在大将军府。什么时文儿弟弟在府里,我再过来与他叙叙旧。”

  书瑶笑答:“好啊,一般qíng况下,文儿除了去书院都在府里的,不一定是你过来,文儿也经常去大将军府看望外祖父外祖母,或者找二表哥、三表哥一起温书。你尽管忙着刘叔刘婶的事,不要耽误了时间。对了,刘叔刘婶要留在京城?不同你回安城了?”

  大qiáng点头:“我舅舅去年受老乡邀请,一家人到津城的一家武馆来了。我爹娘住在京里,离他们也近些。朝廷给了一些贴补,可以在近郊租赁一个小院子,不过云老将军邀请他们住在云家的庄子里。”

  说完怕书瑶误会什么似的,赶紧加了一句:“本来老将军想让他们住将军府的,我爹娘习惯了住在村庄,更自在些。”

  柳妈妈暗叹,看来朝廷准备培养、重用这个才十*岁的年轻人了。戍边的重要将领,朝廷才会给与贴补让其家人留在京城。

  第387章 喜欢(二更)

  如柳妈妈所想,皇上确实看好刘昊qiáng,不仅英勇善战、有勇有谋,对火器还很有感觉,才刚接触火枪没多久就敢向云德清提出了几项改良建议。

  云德清虽然也会用火枪,却不擅此道,但他相信刘昊qiáng,因为他是西北军火枪队中用最短的时间将火枪使到最好的人。

  云德清将刘昊qiáng所提建议写在奏折中寄回京,皇上不认识刘昊qiáng,但他相信云德清。火器制造和运输是由书杰全面负责的,皇上同样将这些建议给了书杰。

  书杰到了秘密基地同三位工匠大师商谈了一晚,大师一致认为这几处建议很有用,能帮助兵士更快掌握使用技巧,瞄得更准。

  皇上大喜,人才啊!现在火枪和弹药的制造数量有限,使用火枪的兵士都是各大军中jīng选出来的,他们能否将火枪的使用效果发挥到最好,实在很重要。

  在云德清上折子举荐刘昊qiáng的时候,皇上就让幽冥调查了刘昊qiáng的家世背景及各种资料,而后才让云德清寻个合适的机会派刘昊qiáng进京一趟(允他带上父母)。

  云德清知道“带上父母”的意义,刘昊qiáng却是不知道的(就算听说一些也不敢想),云德清只是告诉他因为他立下的功劳,朝廷给予补贴让他带父母进京探亲(刘昊qiáng的舅舅一家在津城,离京城近)。

  直到进宫面圣、谈了一个多时辰后,皇上亲自跟他说让他父母留在京城生活,朝廷会给予补贴之后,刘昊qiáng才敢相信在军中听来的那些七零八碎的信息和猜测。

  刘昊qiáng是很欣喜和激动的,没有存谋逆之心的人都不会将此看作是“留作人质”,只会看到朝廷给予的荣耀和自己的发展前景。

  对刘昊qiáng来说,自从舅舅一家迁往津城后,爹娘在安城也不是很习惯,只是因为他在安城而已。而他又都在军中,根本照顾不到爹娘。靠着他的一点军饷。还有爹打短工赚的钱,他们在安城的生活也不是很安稳。

  留在京里就不一样了,朝廷每月给的补贴不说多丰厚,但爹娘都是省吃俭用惯的人,租个小院,保证温饱是完全没有问题的。他的军饷攒下来,一年半载的寄一次回京,也可让爹娘手头宽裕些。再有,舅舅一家住的近,想来也会经常过来照应一下。津城到京城。马车只要三个多时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