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娘也真是的,俺都多大了,还不放心……”老妈有些哽咽的嘟囔了两声,就再也说不出话来了。
“他姨,快点喝口热水,一路上冻坏了吧。”老爸这时候端了碗热水进来,冒着热气的一碗水硬是塞到了小姨的手中,催着小姨喝。
“哦!”小姨端着水,一边喝着一边和李琳李珏挤眉弄眼,等一家子人全都收拾好之后,天也已经大亮了,小姨骑车驮着李琳,老爸骑车带着老妈和李珏,一家人迎着朝阳向姥姥家出发。
到了姥姥家,老妈挽挽袖子就开始帮姥姥和面,而姥爷则是在一旁和老爸商量着事qíng,小姨带着李琳和李珏在一旁玩。
“娘,馅拌好了吗?”老妈和好了面,问了姥姥馅料在哪之后,娘三个就开始包起饺子来,而李琳则坐在小板凳上教着李珏新学的童谣:
“棉花桃撕开嘴,谁是姥姥的外甥女儿,
俺是姥姥的外甥女儿,姥姥给俺买花戴,
妗子给俺买粉擦,一擦擦到十七八,
十七八上说婆家,一说说了个当官的,
当官的戴着樱樱帽,俺就坐着花花轿,
咚嘎,三声pào,你说热闹不热闹。”
小姨一边擀片,一边听着李琳念童谣,那脸笑的就跟一朵花似的,一边还夸奖着:“姐,看你家琳琳这小嘴真溜,小丫头片子长大了不得了啊。”
老妈也很高兴,自家事qíng自家知道,自己的这对儿女那一看就是聪明伶俐的,小珏现在虽然还不太显,可小琳小小年纪就已经显出不凡来了,做事说话往往很靠谱,有时候比大人想的都要多。虽然老妈知道自己嫁的不算太好,可架不住老爸好啊,而且现在儿女们又这么争气,老妈觉得自己已经满足的不得了了。
过了又有一会儿,太阳已经升的老高了,就听到外边传来热闹的喧哗声,大姨、二姨两家子也来了,顿时整个屋子里显的窄了许多,空气都有些不够用了。
捏完了饺子,姥姥坐在灶旁一边扇着风箱,一边添火煮着饺子,小舅带着李珏和大姨家的王朝阳到一旁放pào去了。
这pào据说还是小舅自己做的呢,这个小舅没一刻闲的,整天不是琢磨这就是琢磨那的,李琳站在不远处看着小舅教两个小小子放pào,一边腹诽着,也不知道这pào怎么样,可千万别炸了膛。
也别说,李琳这嘴还真是乌鸦嘴,就见那pào点着了冒了一阵火明子后,就没一点的响声,待过了一会儿,众人要看时,就见那pào跟长眼似的嘀溜转了起来,直蹿到煮饺子的姥姥身边,这下不要紧,pào钻到了姥姥的裤裆底下,而且还响了,差点没把姥姥吓死,待要发作几个闯祸的时,又见一个个的低了头一副可怜巴巴的样子,又有些不忍心了。
“小琳,尝尝饺子熟了没?”姥姥还是偏李琳的,拽了李琳尝饺子,李琳看着那个大皮薄白白胖胖的饺子,一看就让人很想吃,忍不住拿了筷子尝了一口,接着皱起眉头来,哭丧着脸说道:“姥姥,你这饺子馅没放盐!”
第十六章 何韩集记
大年初三,大伯家的两个年岁大的哥哥带着李琳还有一帮子弟兄们去邻村的姑姑家拜年,大伯家离二伯家比较近,早上起来,大伯家的两个哥哥,李qiáng和李健就叫了二伯家的两个兄弟,李琪,李瑞,一起去李琳家集合。
李qiáng李健每个骑了一辆自行车,专门带年龄最小的李瑞和李珏的,早晨起来,这帮小兄弟谁都没有吃饭,光等着去姑姑家吃好吃的。
李琳他们这里的风俗,去拜年时,长辈家里要做三顿饭的,头一顿是饺子,吃了饺子再吃菜喝酒,然后下午的时候要吃米饭,还有蒸的年糕,再加上杂烩菜,可谓是很丰盛的,一般人过一个正月,走亲戚下来都要长胖不少的。
李珏就是代表,这年没过两天,李琳抱他时,明显的重了不少,气的李琳把他好一通数落,什么不注意饮食了,什么bào饮bào食了,什么没见过吃的吗,还是非洲来的饥民,让小李珏很不好受。
姑姑家并不算远,李qiáng李健的车子是推着走的,只是把李珏和李瑞放到后座上边,李琳和李琪则是跟着在后边走,一路步行就往姑姑家去。
刚走到一处路口时,李琳就看到一边高耸的一处牌坊,整个牌坊全是石制的,雕刻的很是jīng美,现在在朝阳下那汉白玉雕成的牌坊晕着金光,看起来很是威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