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她不相信自己无所不能,硬撑着一股气,她这具孱弱的身体随时都可以倒下去。
*********
他们赶了路回去,快到家时,天快黑了,张小弟睡在了他大姐瘦弱肩膀背着的背篓里,小小的一只就像只猫咪,不像一个已经有四岁了的小孩。
张小宝一直被张小碗牵着手,这一路风chuī得他脸都疼,大姐握着他的手虽然有点冰但也像是热的,所以张小宝一直紧紧地握着他大姐的手,一下都不愿意松。
他握得紧,他大姐握他握得更紧,生怕他丢了一样。
张小宝累得很也困得很,他的脚重得快要抬不起来,但他还是一步一步往前走着,不想落下他大姐一步。
天快要全黑,空中chuī着凛冽的寒风,一点温暖也无,张小碗带着两个小孩终于赶到了家里,走到门前,发现刘三娘一直在门口站着。
“娘……”张小碗叫了她一声。
刘三娘的脸色不好看,但她也没说什么,只是说,“进去吧。”
说着往小厨房那边走去。
张小碗带了人进了茅糙屋,里头张阿福坐在土桌上,看到张小碗,他皱着的眉头松开了,嘴边有一点点笑意,“闺女回来了啊……”
“嗯,回来了,爹,你们吃了没?”张小碗让张小宝坐到坑头去,再把放下的背篓里的张小弟抱了出来,放到她爹娘的坑头上用被子盖住。
“还没,等你们,小弟睡了?”张阿福看了看张小弟。
“睡了一会,喊了起来吃点再睡。”这时刘三娘端着灶锅进来了,张小碗见状说道。
“诶,好。”张阿福点点头,不再说话了。
张小碗让张小宝叫小弟起来,她则跟在了刘三娘背后,去小厨房拿碗拿筷子。
刘三娘一直没吭气,等拿了东西快要进茅糙屋门的那刻,张小碗在她身边小声地说了句:“娘,你放心,我会带好他们的。”
说着,她先刘三娘一步进了门,把碗筷摆好盛起了蘑菇。
***********
晚上张小碗拿了以前还剩下的
一块布头,把今天两个孩子脚上那大拇指方向烂了的鞋又补了补,可惜布头只够补两双的,她自己今天穿得更烂了的那双没法补了,只能等下次看有没有多余的,再裁一小块出来补上。
她的这双dòng口太大了,太透风,保不了暖,下次不补不行了。
张家有油灯,但没油,她是摸着黑补着鞋的,所幸她这双手跟上辈子一样灵活,在黑夜里gān活也不影响什么。
补完鞋她下地,给坑里又塞了两堆木炭,这坑也不知道是怎么修的,土坑向外排气的通气孔又细又小,所以坑下根本不能烧太多柴,这样会烟多火又烧不着,所以柴火只能一时烧个几根,坑头也不能全热起来,还好张小碗这阵子把烧火烧出来的炭火着了一些,放了些进去,夜里多少会热一些。
其实连柴火他们家也是省着烧的,冬天太废柴火,一般人家总要攒一些在深冬,不方便出门的时候用。
再说,深冬山里的柴火也少了,到时候没得烧,真是太容易被冻死了。
作者有话要说:不知道大家会不会喜欢这种较写实类的种田文。
头一次写这种类型的,心里很没底。
☆8、总得找活路
这几天阳光好,张小碗带着两个弟弟天天往山上跑,捡了不少柴火堆在家里。
她这阵子都没时间去村口跟洪婶家和虎娃儿玩了,老田叔家的老田婶说虎娃儿都来找过她姐弟好几次了。
张小碗不得闲,想着忙完这阵再带弟弟们去找他玩,不能从这小孩嘴里套了不少村里的事qíng出来后,就不跟他玩儿了。
再说,张小碗也有私心,然后张小宝张小弟能跟村里的孩子玩得来,小男孩总是需要小伙伴的,多跟点人闹,身上也少点怯怯懦懦。
**********
张小碗这阵子翻了大半座山,也没找到除了蘑菇和木耳之外能吃的东西了,想来也是,动物都没得多少的小山,能藏有多少能吃的东西?
只能想着法子,在刘三娘这里得个允许,去离梧桐村有点远的深山里看看,也许能找到些别的。
但一去可能就得三四天,而且那样的深山听说没多少人敢进过,听洪婶儿说那座大山连刘家村的那几个好猎手一年都只敢去一两趟,想来刘三娘怎么会答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