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种田之贫家女_作者:杀猪刀的温柔(245)

  说是守孝,实则是缴了他的兵权,以前忠王的势力,一半jiāo给了兵部尚书凌兰,一半jiāo予了总兵官汪永昭。

  黑láng营自此归入银虎营,受银虎营统率。

  自皇帝的诏令一下,形势明朗,靖王已被软禁,兵权全握在了当今皇帝的人手中。

  随之,据孟先生透露出来的前朝消息,所得来的那埋在塞边边疆的近五十万两金银以秘密的方式陆续进入了国库,充当国银。

  两月后,押送金银的汪永昭回朝,当晚,得了黑láng营的人的信,汪怀善悄悄地与张小碗说道,“那可是只老狐狸,娘,以后他说什么你都不要信,王爷可就是被他坑苦了。”

  那天不知世子爷与他在房内说了什么,汪怀善只知在那后,过得不久,他们寻来的银钱就给他了,刚当王爷的世子爷就出不得门了,汪怀善觉得他这父亲大人可真是够坏得可以的。

  张小碗笑,想了一会,叹道,“这些事,娘都不知,你要听孟先生的话,要步步谨慎,娘这里,自然有娘的主意,你无须担心。”

  “倒也是,”汪怀善想想,叹道,“先生就不止一次夸过你比我谨慎得多。”

  几日后,汪怀善又得了信,说皇帝在解汪永昭的权了,把他的兵印收了回去,jiāo给了当今的国舅爷,兵部尚书凌兰。

  张小碗听到此信大惊不已,忙带着怀善去见了孟先生,孟先生得知后,年已老朽的老人听得瘫在了椅子上,半晌后才道,“又是走到了这步了,每朝每代都逃脱不了这一步啊。“

  用完了就丢,皇帝们都爱gān这种事,张小碗苦笑着与他道,“您算算,皇帝陛下还会有什么动作?”

  要是与她孩子有关,她不得不又要另做打算了。

  “应仅于此了,”孟先生摇头叹道,“把他的兵权削了,汪总兵也就成了个徒有虚名的空架子,没兵权的将军能有什么发作?再惨也不过如此了。”

  张小碗听得松了一口气,却也叹然地叹了一口气。

  那男人汲汲营生,却终也败在了上位者的那点独权独揽的心思下,大步也就只能止于此了。

  汪怀善在一旁听得他娘叹气,不以为然地道,“娘你可怜他作甚?他没兵权,不也得了满院子的美姨娘吗?”

  张小碗听得笑出声,但他过来,轻声地与他说道,“娘不是可怜他,只是感叹世事无常,日后,你若也如此,切莫于过计较得失,要不跌下来后,那日子可不是平常的难熬。”

  *******

  如张小碗所言,汪永昭的日子不是一般的难熬,他的兵权下来后,在他手上以前当过兵的那些人,凡在衙门里有公职的,只要是被查出来的,全都被解除了公职。

  就是个衙役,也被打发回了家。

  这些人都差不多上有老,下有小,年月又不好,柴米油盐都贵,解除公职后,一时之间养家糊口都是难事,汪永昭便私下每家送了五十两过去,人口多的,一家人口凡在九口以上的就是百两银,那路途远的,凡是他得了消息的,便也专程令他的人送了银两过去。

  如此一来,这些年打仗压的那些银子,上面赏赐下来的银子便也花了个小半成以上,加上一家老少的开销,还有家兵家将近上百人的平常用度,汪府便也过得紧巴巴起来。

  当汪永庄专宠的姨娘哭着闹着要打一副回娘家的头面,引发了后院的一片jī飞狗跳,女人们一下子过不惯这缺戴的缺穿的体面生活,竟哭闹了起来。

  汪永昭住得心烦意乱,回了叶片子村,提了张小碗回去。

  张小碗忙了一天,把姨娘们的丫环卖出了二十来个,婆子们年老了,倒是没卖。

  姨娘们来跟她哭,她一笑,道,“也好,听说你们娘家都好得紧,我便赏了这丫环给你,你带回家去好好过日子。”

  这哪是回家好好过日子,这不就是被打发回家去了吗?那哪是什么好日子,都嫁出来了,哪户人家养你一个当姨娘的女儿啊?

  姨娘们只得闭嘴。

  张小碗在汪家呆了几天,清算了一翻,能卖的都卖了,但家中的家将和家兵是卖不得,也打发不走的。

  这天她只得跟找上汪永昭,跟他商量着,淡笑着说道,“暂且把家将们先打发去了庄子处,让他们先种种田,过过家常生活,也顺便多生几个孩子传宗接代。”

  汪永昭听得狐疑地看她,张小碗由得他打量,继续淡淡地说,“这庄子是我这两年买来的,一共三处,田土都还算可以栽种粮食,倒也可以安置得上百口人,且让他们先过去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