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就做,李小小去跟市场管理处jiāo涉了一番,铺面就租下来了,装修什么的在农贸市场里面都是浮云,李小小在墙壁上和门头上贴上了许多带有自己商标和各种鲜艳蔬菜的招贴画,在其中加了一些关于菜的种植过程的简介,这个铺面就开张了。
左边是李小小的“李小小农家菜”,右边则是“飞山村健康菜”,有了前车之鉴,李小小将好几个近似的商标都注册了,防止有人假冒。
因为区分了开来,李小小让刘小海帮忙,将所有果蔬在家就已经分装好了标上价格,少了现场称重和算钱的环节,顾客挑选出来后直接就能结账。李小小让王庚新在飞山村健康菜那边看着,不必收钱,只需要让客人挑选好了菜以后到左边来找李小小结算就行。
老顾客们对这个改变非常赞同,有一个曾经在大城市做过营销总监的年轻妈妈给李小小建议:“右边这个铺子就算了,这样也就马马虎虎了,左边的铺子你可以装修一下,做成专卖店的形式,提高档次,以后也更加容易形成自己的影响力。”
李小小满脸笑容地道谢。这位营销总监讲得很有道理,可李小小却也有自己的见解:眼下产量还没有上来,就这么着急地去搞专卖店,装修费用不菲且放在一边,也会让顾客产生一种东西不实惠的感觉,莫不如先这样做着,等农场搞起来了,产量上来了再说。
胡金元的酒楼生意很好,但宝庆就这么大的地方,国味楼对豆腐的需求提高到一天四板水豆腐一百块gān豆腐就基本上维持不动了,再没有明显的上升。可是李小小这边的豆腐产量却直线上升,如果开足了马力来做的话,豆腐就要卖不完了面对着有些酒楼想让李小小供货,胡金元却想要独享李小小的“李小小农家菜”供货权,李小小有些为难起来,于是打电话表示想找胡金元谈谈。
胡金元直接让李小小去他的酒楼找他。
实话实说,李小小虽然来过国味楼很多次,却大多数都是在后厨房,真正上大厅的次数并不多,而上包厢却是第一次因为电话里胡总说要请李小小吃中午饭,所以卖完了菜李小小就带着王庚新到国味楼来了。
自从跟了李小小做事以后,王庚新的话变得很少,多数时候都是在观察和学习,李小小让做什么他就做什么,没有任何其它多余的话,这一点让李小小比较满意:她不喜欢身边有太多话的人。她需要很多时间来思考问题,话多会打扰到她的思维。
到了酒楼前台,李小小报上自己的名字,接待的迎宾小姐双眼都发光了,看着李小小的目光十分崇拜和羡慕:这可是传奇式的人物啊竟然看起来比自己的年纪还小人和人的差距怎么就这么大呢?
虽然充满了羡慕,可国味楼严格的培训还是很有用的,迎宾小姐没有一句多余的话,领着李小小就上了楼。国味楼的装修极尽奢华,毕竟是宝庆最好的酒楼,朴素了对不住国味楼的菜价啊推开两扇巨大的实木雕花门,一间五十平方大小的包间出现在李小小面前。璀璨的巨大水晶灯散发柔和奢靡的光,照得整个包间金碧辉煌,大圆桌旁一溜站着四个大红旗袍的美女服务员,这让寡言的王庚新直接就“哇”了一声。
重生前在企业,因为负责过接待的缘故,李小小还是见过一些世面的,进去后目不斜视,只是看着胡金元浅笑表示礼貌,并没有任何失态,这让中间的大圆桌旁站起身来的胡金元露出赞赏的表qíng。
“李小姐,请了你好几次你都不肯来吃顿饭,今天你能来,我这国味楼可真是蓬荜生辉啊”胡金元是惯常跟来吃饭的领导政要们打jiāo道的,上前一边虚延着方向,一边嘴里说着好听的话。
“胡总说笑了,你这要是蓬荜,我那儿该是山顶dòng了”李小小笑出声来,刚才王庚新的失态她看在眼里,这是对这样的排场非常震惊才会表现出来的。
胡金元自己也笑了,不过是一句客气话,当不得真,他对自己的国味楼还是很有信心的,当下拖开了其中一张椅子让李小小坐下,这才看向王庚新:“不知道这位是?”
“他是我的员工,姓王。我不会开车,这段时间我爸忙着,都是他给我开车送菜的。”李小小介绍道。本来李小小想说王庚新是同学,可又怕胡金元误会成其他的关系,索xing就讲明了是员工,也让胡金元少些猜测。
胡金元不愧是混江湖的,笑容不减地冲着王庚新点点头:“你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