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农家暖春_作者:忌诗(19)

2017-04-22 忌诗 种田文

  李大爷点点头,接过饼子咬了口,吃到里面的ròu馅,gān巴巴的老脸上,朝大妞绽开了个善意的微笑。

  大妞笑嘻嘻的往家走。林得禄正双手托着口袋底部,把粮食背到牛车上。两家人约好一起jiāo粮,林得禄也坚持先装大妞家的。幸好牛车够大,两家的粮食都装到车上了,李

  大爷一甩鞭子,牛车就吱吱呀呀的走起来了。

  两家人锁好门,倾巢而出。路上小宝和三妞走不动了,张氏,宋氏和林得禄就轮流抱着。越往前走人就越多,有背着的,也有赶牛车的,人挤人的,速度就慢了。正街上设了两个收粮食的点,都排起了长龙,李大爷把牛车赶到左边,随着人群慢慢移动。

  大妞看着也没事,就和张氏打过招呼先把田螺送去,今天是半月之期的最后一天,秋收过后,他们也有时间和人手捞田螺了,田螺的价格肯定要降。大妞和大宝把家里所有的田螺都装上,打算做了这笔买卖找点其他门路。

  千味楼推出的这道菜反响很好,大妞熟门熟路的把田螺送到后厨,在管事那里拿了今天的八十文。田螺这东西轻,看起来很多,也没多少分量。

  掌事的说道掌柜忙,让转达以后有好东西仍往千味楼送,价格优惠。大妞也不甚在意的点头,原本就没想过掌柜的记住自己这个小人物,客套话谁都会说两句。

  大妞和大宝在人群中急着往前走,一不留神,就被人重重踩了一脚,生疼生疼的。大妞一下子就怒了:“你走路没带眼睛啊。”

  很多人都转头看,一个不屑的声音冒出来:“哼,乡巴佬”

  大妞往声音的来源一看,只看见一个穿着丝绸的男子分开人群急匆匆的往前走的身影。大妞暗骂了声倒霉,刚刚拿到钱的喜悦也弄没了,右脚重重的顿了顿地,一脸不高兴的往jiāo粮的地方走。现在的两人都没想到以后会和彼此有那么长的一段纠葛。

  大宝安慰了几句大妞,大妞笑了。回到这里时,张氏刚jiāo完粮,正拿出一块布把一个绿色的小本子包好。大妞灵光一现,止住了张氏的动作,拿出来一看。果然是粮本,上面写着大渝国粮食缴纳记录簿,翻开一看,户主写着大宝的名字。大妞略一想就释然了,夫死从子嘛。里面清清楚楚的些了jiāo粮的日期,种类,数量,并印上了当地的官印。大妞知道了自己想知道的也就把粮本jiāo还给张氏,让她重新包好。张氏一边包一边问道:“大妞,你认识这上面写的字?”

  大宝也恍然大悟似的:“是啊,姐,你什么时候认字啦?”

  大妞暗叫一声糟糕,光想着了解这是什么国家,忘记自己不识字这茬了,想办法,快想办法。眼睛骨碌碌一转,看来只能拿鬼神说事了。

  “娘,上次我生病的时候,迷迷糊糊好像看到了菩萨,菩萨手这么一指,我就醒了,脑子里还记住了好多字呢。”大妞微笑着撒谎,心里暗暗的祈祷菩萨别怪罪。

  张氏一把拥住大妞,哽咽着:“我可怜的娃,幸好菩萨保佑,不然娘可怎么办啊?”

  宋氏也是劝着:“大嫂,大妞现在不是好好的吗?还得到菩萨的庇佑,也算因祸得福了,可别胡思乱想了。”

  “是啊,娘,我好好的呢”大妞拉住张氏的袖子:“咱们不是还要买东西吗?快去吧,别让李大爷等急了。”

  因为宋氏要去找卖簸箕竹筐的林得禄,两人约好在镇头李老头那里汇合。张氏边走边盘算着:家里现在收了秋粮,要留到明年chūn天,粮食肯定不够,还要买两chuáng厚被子,孩子们的衣服和鞋子也得赶紧做,还有老三家的银子也得还了。张氏心里长出一口气,自我安慰:慢慢来吧。

  一家人先来到布店,买了两chuáng厚被子花了八百文,又选了青色小碎花和蔵青色两种颜色的细葛布各两匹,花了一百八十六文。大妞要了一匹白色的棉布,准备做亵衣用。于是,一匹白棉布加上五斤的棉花又花了两百文。老板看买得多,也把那两张半丈来长的枣红色和浅灰色棉布以十四文的价格卖给了张氏,凑个整数,又搭了些边角布料。

  从布店出来,每个人手里都拿了一包。张氏想着还要买粮食和农具,就先把东西放到牛车上,再转身去粮店买粮食。因为在布店花了一两二百文,张氏就只捡便宜的买:十几斤的玉米面,高粱面,大妞也知道张氏心疼钱,也不阻止。三妞拉着张氏的手:“娘,我想吃饺子。”张氏咬咬牙又买了五斤白面。又是一百文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