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农家暖春_作者:忌诗(91)

2017-04-22 忌诗 种田文

  “你杨婶和郑伯对你也挺好的啊。大妞,这是你杨婶他们去药铺买的清凉露,对你脖子上的伤痕很有好处。”张氏说着递过一个青色的小瓷瓶子:“我这做娘的还不如一个外人心细,我……”张氏的眼泪又流下来了。

  “娘,都是小事,我现在不好好的吗?”大妞放下瓷瓶,一手拉着张氏,一手去擦她的眼泪,说道:“我的娘怎么还像个小姑娘似的,动不动就哭。”。大妞转向罗氏,“姥姥,肯定都是你太宠我娘了,小时候一定给娘喝了很多甜汤水吧,害得娘有那么多眼泪。”。

  “可不,你姥姥啊可心疼你母亲了,就连我这个儿子都没那么多好处。”舅舅张文刚接道。

  “看吧,舅舅都吃醋了。”大妞笑道。

  张氏自己擦gān眼泪笑笑,拔掉小瓷瓶上面的活塞,对大妞说道:“让娘给你擦点药吧。”。

  大妞笑着把身子往前,正要解开纱巾,忽然灵光一闪,不由得坐直身子:“娘,晚些再抹吧,我觉得我这伤肯定还有用处。”。

  张氏一愣,大家也都不明所以的看着大妞:“什么用处?”。

  “我想最迟明天你们就知道了。”大妞卖起了关子。就她看来,以李氏护犊子的xing格,怕是明天也要闹来上门了。

  真是个多事之chūn,大妞心里很烦,家里人多事也多,还偏偏摊上这么多极品亲戚。

  大妞这回猜错了,李氏没有上门,而是直接把自己一家告到衙门去了。早饭刚过,衙差就奉命前来提张氏一家。大妞偷偷的往那头头手里塞了点银子,问清李氏到底要告自己一家什么。

  冷轩看着她,不屑的说道:“你倒是大方,见谁都洒银子。”。

  “你到底有没有脑子啊。”大妞翻了个白眼,小声的说道:“这阎王好惹,小鬼难缠,能用银子解决是事qínggān嘛要受一番苦?我不也从他们嘴里知道消息了嘛。”。

  “你们家就你最滑头。”。

  “这话我就当你是在夸我,收下了。”大妞嬉皮笑脸的说道。

  ¥

  县衙。

  李氏和张氏一家分别跪在两侧。

  “何人击鼓鸣冤?报上名来。”周县令一拍惊堂木。

  “民妇是柳村村民,林李氏,状告大儿媳一家忤逆不孝。”。

  “你为何说他们不孝?”。

  “他们不孝,残害手足,把民妇都气病。”。

  “奶奶,你到底是要告我们不孝,还是你所谓的残害手足?”大妞说道:“我的手足都好好的呢,哪来残害一说?”。

  “林大妞,你是被告,本官不发话,不要乱cha嘴。”周县令拍了拍惊堂木。

  “民女逾越了。”大妞低下头。

  “李氏,你对被告的说法怎么看,是告他们不孝还是残害手足?”周县令说道:“我看被告说得也不无道理。”。

  李氏还正在为大妞挨训高兴呢,以为县令是站在自己这边的,没想到周县令居然这么一问,不由得一颤,肯定的说道:“民妇状告他们不孝。”。

  “大人,民女不解,敢问这不孝有三,是哪三不孝?”。

  “于礼有不孝者三,事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三者之中无后为大。”县令背出一段古文。

  “也就是说,一味顺从,见父母有过错而不劝说,使他们陷入不义之中,这是第一种不孝;家境贫穷,父母年老,自己却不去当官吃俸禄来供养父母,这是第二种不孝;不娶妻生子,断绝后代,这是第三种不孝。没有后继人是三个不孝中的最不孝!民女理解的可对?”。

  “不错!”周县令满眼欣慰的点头。

  “那么这三条,我想请问奶奶,我们家犯了哪一条?”大妞看向李氏。

  “无后?显然不是了。没有供养您?我爹死了,我们家每年要上jiāo的东西也不见有少啊,那也不是了。那就只有第一种,没有劝您明辨是非了。也是说您现在做的事qíng是不对的了,那我们现在劝您撤诉就是孝顺了,对不对。”。

  “你们别听她乱说,你们就是不孝。”。

  “我只是问您我们犯了哪一条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