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芷见沈子举看着这上面的诗那么的欣赏,还一个劲地问,心里想这果然是千古佳句啊,哪怕只是在她生活的那个年代成了教小孩子的诗,可是还是这么的有吸引力。从她把这诗写出来,她就不怕别人发现这个诗词,反正她有那个她编出来的奇人在挡着,怕什么呢?让这个有些落后的世界多上一些丰富的诗词,她觉的这也是一个大大的贡献了。
“是,是那个人教给我的。”
苏芷直接承认,想自已以后还会有更多的东西要拿出来,只这么几首诗词算什么?
沈子举问:“四嫂,这位奇人是什么人,你知道吗?这可真是个有大才的人,我真是想要见见他,如果能向他请教一二,那我肯定会受益良多。如果你不能说出他在哪里,告诉我他的名字也好啊。”
苏芷心里想这世上根本没这个人,你想见根本见不到啊,就是我也见不到。看着沈子举那认真渴望的眼神,她还真不好打击这么一个求学若渴的年轻人,就说:“我好像说过了吧?我见到那个老人的时候,他也是来去无踪的,后来就再也见不到了。至于他叫什么名字,我也不清楚。”
沈子举失望地点了点头,看着手里的诗集,说:“四嫂,能让我把这书拿回去抄录下来吗?这上面的诗我都十分的喜欢。”
苏芷点头,说:“可以,你尽管拿去,我再拿些别的教他们。”
“四嫂,你还有别的书?”
沈子举一听苏芷这话,立刻就问着,他没想到苏芷不仅有这么一本子诗词,居然还有别的书。
星儿在一旁说:“娘亲还教我们算数。我们已经会算到一百以内的了。”
星儿说,他非常的喜欢算数,一提到这个眼睛就发亮。
苏芷在一旁看了笑,想这三个娃都十分的聪明,可是星儿可以说是这三个娃里最聪明的,当然,他的聪明表现在学习上面。要是讲做人处事,那肯定是小日,小日小小年纪就已经十分沉稳了。而星儿比小日要单纯一些,却是喜欢诗词和数学之一类。可以说小日以后适合当官,而星儿则适合成为文豪。
沈子举听到星儿的话,有些纳闷,问:“算数?那是什么?”
月月说:“算数就是一个饺子加上两个饺子等于三个饺子!对不对,娘亲?”
在第一次决定教几个娃算数时,几个娃问苏芷什么是算数,苏芷当时正在包饺子,就是用这句话回答的,倒让月月记住了。
“月月说的对。”苏芷拍拍月月的头,对沈子举说:“算数就是把数目相加相减。做生意的人都有算盘,而如果没有算盘,这人要如何呢?我教给他们的就是用纸笔把数目算出来。我叫的简单,就叫成算数了。”
第二五六章 绿豆汤,颜如玉
苏芷来到的这个世界,是个在她从前知道的历史中不存在的朝代,不过和她想象中的宋朝差不多一样,但是有许多在宋朝之前该出现的文明也并没有出现,却出现了许多她前世知道的历史五千年中从来没出现过的人或者物,当然大致是相同的,却只是改了形式,这对苏芷从来不是问题,反而让她因为掌握着许多这里没有的知识而过的更加的jīng彩自如。
在这里,有算盘,却没有加减法,如果离开了算盘,想要算简单的数目是容易的,要是数目太大了,那就困难了,所以算盘是很重要的。而一般的人家也是用不着算盘的,他们可以慢慢地数。
苏芷教给小娃们算数并不是因为她意识到没有算盘会如何如何麻烦,而是因为在前世,小孩子就是要学习认字和认数的,既然连诗词都背了,算数她也没有落下。
沈子安倒是对那十个阿拉伯数字很是惊奇了一番,也对苏芷说的那种加减乘除法十分的惊奇,让苏芷明白了这个世界还没有这种算数的法子。可是因为苏芷给他的惊奇太多了,他也只是跟着学了这种法子,就没有再说什么了。
苏芷没有想过让自已成为什么知名的大人物,她就算知道自已手里有太多可以让她成名的东西,比如说诗词,比如说歌曲,再比如说这种算数法子。可是她并不打算去大加的张扬,她只想努力地赚钱,和她的相公孩子一起平静的生活,做个每天数钱数不完的悠闲地主婆,大文豪之类的就让别人去当吧!
不过苏芷也从来没想过去隐瞒她知道的东西,又不会被人抓起来,说一说也没关系,而且如果被人发现了还隐瞒着,那倒让人多心了。现在沈子举发现了,她也不在意。就那么轻松地解释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