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子举决定听从沈张氏的建议,早早地离开。
沈子举一说准备动身·沈家的人就更加的忙乱了起来,早在沈子举说要带着沈有福沈张氏还有沈珠去京城的那一天起,沈家就开始准备了。自然是不能空着手走了·带的东西那一定是不能少的,银钱也要带上。
京城那是天子脚下,家里的那些旧衣裳是不能带了,沈有福就对儿子们说了,让他们一家给准备一份衣服鞋袜,还要他们把一年的孝敬钱给jiāo上来,还话里话外地说养了他们这些年有多辛苦,而沈子举当了官他们这些当兄长的也该表示一下。就是要他们多给银子。这次沈有福也是豁出去老脸了。
沈子富沈子贵沈子安商量了一下,一家给了十两银子,并没有多给·沈子举这次风光归来,那可是收了不少的好东西,那些来登门的官员富户,肯定是不会带着粮食上门来吧?除了珍贵的礼品,还有珠宝布料,金银肯定也不会少。
沈子举根本不缺银钱·沈有福向几兄弟伸手,只是他想要,他们会给,却不会过份地给,这都分家了,沈子举也终于当上了官,没道理他们再继续出钱,为了沈子举,他们这些年可是受苦受累了。
沈有福看着儿子们给的银钱,心里不太满意,可是也不好大吵大阄,要是让那尚书家里的家丁听到,可就不太好了。
沈玉也给爹娘做了衣服,让他们带着,她的日子现在也过好了,时不时地回来看看,对于家里和四弟的事qíng,她也是很为难,只想着五弟出息了,能帮着四弟一下,让四弟能不那么记恨家里人。却没想到五弟这么快就走了,而且他这一走,爹娘还搜刮了几兄弟一回,她无奈地叹息,想着以后要对四弟更好一些了。
终于在忙了几天后,沈子举一行人离开了,来的时候是一辆马车,这次走的时候是三辆了。
那一天风和日丽,河边村的人都去给他们送行,站在村口,三辆马车,几●面坐着家丁的高头大马。
三房的人抬头挺胸,他们虽然没有能一起走,可是因为有沈子举的承诺,也是很欢喜,这些天又没少对村里人chuī牛,说是沈子举以后在京城里面安定下来,就会让他们去京城当掌柜当庄头。
沈子安也来送行了,他毕竟还是沈有福的儿子,和沈张氏关系不和,不去老宅,现在沈有福要离开故乡,他要是再不来相送,恐怕村里人就要开始认为他不孝了,哪怕为了媳妇不被人说三道四,他也是会来的,只是他就站在那里,一直没有和沈有福还有沈张氏说话。
沈张氏是不方便过去,她知道自已过去,也会讨没趣,还会丢人,所以只在那里做出一副要离开家乡魂不守舍有些忧伤的样子。而沈有福也和沈子安呕着一口气,和沈子富沈子平都说了话,嘱咐了他们要好好过日子,就是没理沈子安。
村里人见了,却是想沈有福有些过了,个儿子都嘱咐了,怎么就不嘱咐沈子安呢?这沈子安因为沈张氏才有气,你这当爹的不安慰儿子,还这么冷漠,这不是要把儿子越推越远吗?
现在沈子安家里是越来越有钱,还不忘了提拔村里的乡亲,让他们去作坊做工,还收他们种的地瓜土豆,可比他们种粮食赚多了,而且沈子安人缘很好,沈有福脾气不好,大伙儿都有些偏着沈子安。
沈有福这临走临走的,还让村里人认为他不是个好爹。
沈子举和几个哥哥都一一地告别,又嘱咐几个嫂子照顾好哥哥们,在嘱咐到苏芷的时候,他心里面让自已平静了,想再好好地这么看看她吧,此一别之后,他也会是个有妻的男人了,对她的喜欢就要压的更深了。
终于,一行人走了。
村里人都各自归家,三房的人抬头挺胸在回家了,那家里面现在就他们一家子了,虽然沈有福沈珠沈子举的屋子全都上了锁不能进,可是他们也觉的那里好像成了他们的天地了,连对着沈子富他们说话,都是说要不要去‘我们家,坐坐。
沈子富几人自然不去,和沈子安一起离开了。
沈子平哼了一声,和孙氏三郎几个一起回家了。
送走了沈有福众人,沈子安一行人也回了福园,他们走了,自已的日子还得过呢,现在粉条越卖越好,生产量越来越大,工作又要招新人了,在没招人之前,他们都得加班加点地赶工,种地的人都吃过苦,知道银钱不好挣,现在有了这赚钱像雪花飞来似的生意,自然一天十二个时辰都在作坊里gān活都乐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