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世上没有后悔药,柳氏便是悔断肠子也没有用了。一想到杨氏,柳氏的心里便不安稳,她一把攥住宋嬷嬷的手道:“嬷嬷,我好难受。”
宋嬷嬷大惊,忙扶柳氏到chuáng上躺着,用帕子拭去柳氏头上的汗,小心的问道:“夫人,要请大夫么?”
柳氏摇了摇头,飞快的说道:“嬷嬷,快替我念经。”
宋嬷嬷轻叹一声,走到季绣云面前道:“大小姐请回吧,夫人得休息了。”
季绣云气愤的一跺脚,转身跑了出去。宋嬷嬷则从柳氏的枕旁拿起一本经书,跪在chuáng前念了起来。随着宋嬷嬷虔诚的颂经之声响起,柳氏才渐渐安稳下来,她慢慢合上眼睛,呼吸也均了许多。
宋嬷嬷念了许久, 已经麻木的失去了知觉,她才将经书合上放回柳氏的身边。然后费力的坐在chuáng前的脚榻上,轻轻捏 自己的腿。自从柳氏有孕以来,她几乎每天都要这样跪经好几次,才能让柳氏在颂经声中安稳的休息,若一日不念经,柳氏便一日不能安枕。
宋嬷嬷自然知道这是为什么,只是她不难说出来,只能每天虔诚的为柳氏跪经,希望能抵消柳氏种下的恶果。只可惜善恶到头终有报,柳氏已做下大恶,又岂是旁人为她跪经能抵消的。这恶果,最终必将报应到柳氏自己或她的孩子们的身上。只是柳氏现在还没有认识到这一点罢了。
“姐姐,你只不听我说的,是不是碰壁了?”季绣云刚冲出柳氏的房门,便被季弄云看了个正着,季弄去眼含关切,心藏讥讽的笑着问了起来。
“哼,娘现在有身子不方便,等弟弟出生了,她一定不会再这样对我。”季绣云硬撑着说了一句,便匆匆回了自己的房间。
季弄云没再说什么,只是看向西跨院的方向,一双淡色柳眉拧了起来。看来这个爹爹已经是彻底指望不上了。季弄云心念急转,想出了一个能实现她的梦想的好办法。
第九十九章恩威并施
今年大燕北疆的秋季来的特别,刚进七月天气便迅速转凉,早晚需得穿上夹衣方能抵挡糙原是chuī来的秋风。
隆兴帝也已经与各部族可汗签定了会盟和约,彼此约定十年之间互不侵犯,并在漠南关下划出方圆十里的糙原,做为榷场以供通商,大燕百姓和糙原上牧民可以自由jiāo易。
隆兴帝还设立了安榷宣抚司,由大燕和各部可汗共同派人坐镇榷场,以保证jiāo易的公平公正,维护双方的正当利益。安榷宣抚司的正使由漠南关镇关将军兼任,如此一来,季光慎又升了一级,成为正四品安榷宣抚司正使兼云门偏将。
除了鞑鞑部,其他各部对大燕隆兴帝无不感恩戴德,要知道糙原上的牧民们日常生活离不开的盐和茶都要信赖从大燕买进,两方战事一起,受苦最深的是糙原上的普通牧民。如今开榷场通商,他们就不必再花极高的价钱去买走私商贩手中的高价盐和茶,而且他们的牛马毛皮以及宝石药材也都可以在榷场上卖个好价钱,不必被走私贩子们往死里压价。
所以当各部可汗将开榷场的消息告诉族人,各族牧民无不欢欣鼓舞,他们纷纷来到漠南关下,向着城头行礼,献上洁白的哈达,不过三四天的工夫,整个漠南关的城门便披上了一件洁白的披风。无数条哈达在风中飘扬,代表着无数牧民的感激之心。
看到这一幕,隆兴帝深有感触的说道:“从来百姓都不愿意打仗,但凡能有点子活路,谁不想好好活着,朕为君,每日当思如何让百姓富足安康,卿等为臣,也当将百姓社稷时时挂在心上。”
众臣听到隆兴帝把百姓放在社稷的前头,无不为之动容,齐齐躬身道:“臣等谨遵皇上教导。”
隆兴帝笑笑,对季光慎道:“季卿,朕委你做安榷宣抚司正使,责任重大,不要辜负了朕的期望。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也。”
季光慎立刻上前跪下道:“臣领旨,必当竭尽全力以保漠南平安。”
隆兴帝笑笑道:“天也凉了,等与鞑鞑部签完盟约,朕便要起程返京了。”
一听隆兴帝之言,鸿胪寺卿曹昭德赶紧上前跪下道:“回皇上,那鞑鞑部很是刁蛮,提出了许多不合理的要求,臣与之商谈了五日,都未能谈出结果。”
隆兴帝眼神一凛,看着远处鞑鞑人的营地,沉声问道:“竟有此事,众卿可有什么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