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亲王膝下唯一的嫡女,他自然是舍不得她抚蒙的。而怡亲王家的格格,根本不到年龄。
可理虽然是这个理,却仍然是堵不住外面的悠悠众口。
尤其是怡亲王,万岁爷在登基之初便册封十三公主为和硕温恪公主,十五公主为和硕敦恪公主,把她们指给了京城宗族子弟。
这可以说是万岁爷给怡亲王极大的恩旨了。当时也惹了不少人眼红。
这别人肯定会嘀咕了,凭什么好处都让他占了。
你家女儿是你的掌上明珠,难不成我家女儿就是街上捡来的。
怡亲王家的格格年龄是小,可万岁爷又不是让你今年就出嫁,这抚蒙的机会多着呢,再拖几年不就行了。当年的柔嘉公主不也被早早便入宫,成年之后才下嫁的。
这不服气的人多的是了,更有人都到皇后娘娘那里去求恩典去了。这不,雍亲王和怡亲王,一下子就变得被动了。
按说万岁爷给他们恩典,他们接着就是了。可他们作为臣子,如何能够这般心安理得。怎么能让万岁爷把委屈替他们受了。
“四哥,这事儿你心里怎么想的啊?”
怡 亲王喝了一口闷酒,这个月因为青海蒙古族首领罗卜藏丹津叛乱之事,他知道四哥已经够烦恼的了。前几日万岁爷在乾清宫召见了他和四哥密谈,因用兵西北,可 内阁在太和门外,害怕泄露机密,是以准备在隆宗门内设置军机房,选内阁中谨密者入值缮写,以为处理紧急军务之用。
雍亲王看了怡亲王一眼,道:“我已决定让端宁入宫了。”
这端宁格格便是雍亲王的嫡女,乌拉那拉氏所生。
府邸虽然也有其他妾室所出的格格,可因为体弱,都没挨过来。是以,对这个嫡女,雍亲王宝贝的紧呢。
怡亲王手中狠狠的捏着酒杯,好半晌才道:“四嫂不定有多伤心呢。”
☆、第181章 年羹尧
雍亲王的心微微有些沉重,不过,这决断势必是得做的。
猛灌了一口酒之后,他转移话题道:“此次西北战事,我有意和万岁爷举荐一人。”
怡亲王看雍亲王这神色,哈哈一笑,道:“四哥先别说,让我来猜猜。”
顿了顿之后,他笑道:“四川总督年羹尧,四哥说说我猜的对不对。”
雍亲王拿手指了指怡亲王,笑道:“你呀,真是越发了解我了。”
怡亲王又倒了一杯酒,这年羹尧,倒是个可用之才。汉军镶huáng旗。其父年遐龄官至工部侍郎、湖北巡抚,其兄年希尧亦曾任工部侍郎。值得一提的是,年羹尧的嫡妻是纳兰xing德的女儿。继室为宗室辅国公苏燕之女。
可这人虽然是可用之处,但有个缺点,那便是有些狂妄。
为了防止功高震主,怡亲王觉着,这年羹尧身边得有让他忌惮的人,才是万全之策。
听着怡亲王这顾忌,雍亲王心道是这个理。可到底谁合适呢?
一时间,他也有些为难了。
下一瞬,怡亲王猛地一拍桌子,道:“五哥怎么样?”
怡亲王说的正是正是恒郡王,说起这恒郡王也着实是倒霉的很,因为九爷的事qíng,竟然原本该有的亲王之位,也飞走了。
这恒郡王是宜太妃郭络罗氏所生,因为九爷的事qíng,一直以来在朝堂都不怎么得志。
雍亲王看了怡亲王一眼,意味深长道:“五弟的确是最佳人选。只是不知道,万岁爷会不会同意。”
雍亲王这话并不是没有根据,谁都知道,恒郡王这郡王之位,胤礽给的都有些勉qiáng。
这人都有迁怒之心,更何况是万岁爷了。
若不是看在慈宁宫太皇太后的面子上,这郡王之位,还不知道会不会给呢。
承乾宫
因为西北战事,宫里的气氛也微微有些紧张。
而作为穿越者的李青菡,也只知道年羹尧平叛有功,历史上,深得雍正赏识,官至抚远大将军、一等公,权倾一时。
可是,现在历史的轨迹改变了,她当然也摸不清楚了。
虽然后宫不能够gān政,可后宫的消息算是最灵通的,这不,雍亲王才向胤礽提议重用年羹尧,消息便传到了李青菡的耳中。
玉珠微微笑着,拿了一杯茶递在她手中,“主子,因为这西北战事,下个月皇后娘娘的千秋节,多半也要简单一些了。”
李青菡拿着茶盖漫不经心的撇着茶杯中的浮沫,微微勾了勾唇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