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件事qíng却是瞒着莫悠然的。
徐氏到来之后并没有立即着手收购田产,她手里头的田庄地契本来就有北方的一些,只不过比之南方的田产要少得多了,这清河镇是王嬷嬷的老家,徐氏当年在这里置下田产本打算以后给王嬷嬷养老,算是答谢了她奶大莫悠然的功劳。
谁想后来出了那些事qíng,田产是别想了,没有把这老嬷嬷一并迁怒了还算是徐氏看在莫悠然的面上了,正好儿女想要研究农事,这倒是演巧了的。
马车一路缓缓驶来,道路两旁已经可以看到即将成熟的小麦,扬着青绿色的麦穗儿,再过些日子等麦穗儿完全的变huáng了,里面的麦粒儿基本上gān燥了就可以开刀收割了,这几日下的雨刚好赶上时候了,处处可见田野里查看庄稼的老农脸上欣喜的笑容。
水墨很活泼,一路上都在兴奋的叽叽喳喳,不过仔细一听,大多数都是在说左占的,东篱跟丹朱对视一眼,很是无奈,不过也好笑,这孩子正是单纯的年纪,要是放在现代那可还是父母怀里的孩子呢!
“虽然水墨喜欢胡思乱想,不过她的担心也是有道理的。”丹朱给东篱倒了杯茶,递过去;“小姐,奴婢说句不中听的话,南宫家的婚事根本就指望不上的,二小姐都知道要给自己找出路,您难道就没有什么想法?”
东篱接过茶来却没有喝,捧在手中凝视着碧绿的茶水,抿着嘴唇没有什么反应。
丹朱默然叹息,揭开帘子一角往外看,面对这一路上随着马车不断后退的农家风景,忽然觉得没了兴致。
正文 第十二章 纷争
徐氏口中所谓的小庄子其实一点也不小。
东篱被丹朱和水墨搀扶着下了马车,早就得到消息的下人们已经在庄子门口候着了,这算起来是他们第一次见到正经主子,一个个都把过节时才穿的衣裳翻了出来,打扮得焕然一新,希望给主人家留一个好印象。
这庄子的主人以前远在江南一带,做主的就是庄子里的大总管,据说是主人家的家生子,一直负责打点北方的事qíng,别的庄子收的租子都要六成租,缴了租子之后就剩不下多少口粮了,青huáng不接的时候不少人家过不下去的,他们这里却只需要jiāo五成,平日里肯gān活伺候土地的,收成自然就高,剩下的五成却就是属于自家的了,搭配一些自家房前屋后的青菜,挖来的野菜什么的,一年倒是不愁温饱,这可是别的庄子上想都不敢想的好事儿。万一惹的主人家不高兴了,把土地收回去,再上哪儿找这么优厚的条件去?
所以,这些老实巴jiāo的乡下人们全都屏住了呼吸的看着下车走过来的几个女孩子,看人家那通身的气派,那衣裳料子,一个个更是大气不敢出的,唯恐一个不小心惹怒了主子。
庄子的大管事姓郑,人称郑旺儿的,这个时候已经带着他家里人候在那里了,一见东篱下了车,马上就跟他家里那口子凑了上来,满脸是笑的恭维:“哎呦,这就是大小姐啊,简直就跟天上的仙女似的,可是叫咱们这些人开了眼了。”
他那媳妇更是不住嘴的赞美,东篱听得都忍不住脸红,隔着个幕离,哪里就看得清楚了?丹朱忍笑咳嗽了一声:“郑管事,咱们小姐是要在这儿住一晚的,房间准备好了没有?”
“早就准备好了!”郑旺儿弓着身子在前面引路:“收到消息就叫我家里的抓紧的收拾出来了,比不上府里头,小姐看看有什么不顺心的,随时叫她收拾就是。”
郑娘子白白净净的脸上满是笑容:“小姐只管使唤我,我什么都能gān,保准叫小姐住的舒坦。”
东篱已经走到了那群忐忑不安的乡下人面前,拿眼睛一扫,这些人一个个的皮肤粗糙,脸上饱经风霜的,看样子是做惯了农活的人,见了年幼的女主子也没有人敢抬起头来仔细看的,看起来都是些老实的,不禁暗暗点头:“郑管事,叫大家都散了吧,该gān什么gān什么去,眼看着麦收将近,大家伙儿都有的忙的,没必要摆这排场了。”
郑管事自然是连连答应,对着众人一挥手:“大家都散了吧,咱们主人家是心慈的,大家只要做好了自己的事儿,就还跟以前一样。”
得到大管事的保证,又见到小主子似乎是个和善的人儿,大家伙都松了一口气,很快就全都散开了,东篱说得对,麦收很快就要开始了,下过那几场雨之后麦子再经几个太阳怕就要成熟了,到时候就要开镰,现在需要把所有的家什儿准备妥当了,误了麦收那可是大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