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悠然闭了嘴,说的也是,女孩子家名节重要,被人知道堂堂的镇北侯世子夫人,谨宣帝亲封的天惜公主居然不顾形象的跟一群农人下地gān活,背地里还不知道会有多少难听的话传出来,还是自己把这名儿给担了的好。
东篱已经拉着南宫萧跑去看玉米了,那老李头眼瞅着那仙女一样的美人儿居然当着他们的面儿毫不避讳的拉着一个男人的手跑开了,一双眼睛顿时瞪的铜铃一样,这就是乡下地方也没这么大胆的女人,光天化日之下拉拉扯扯的成何体统
莫悠然咳嗽了一声:“那是我家妹夫,京城来的高官公子,正热呼的时候。”莫悠然明白这些纯朴的农民在想些什么,有点尴尬的解释道:“你也知道,这年轻人嘛,据说京城那边每年三月三男男女女都会结伴出游,倒是没有太多忌讳呢。”
老李头一听京城两个字那就肃然起敬,尤其是那姑爷还是大官家的公子,顿时就更加惶恐了,人家拉个手算什么?京城来的,人家那边就是这个风俗哩,乡下地方没见过世面的大惊小怪他在心里唾弃自己。
“你看这玉米,长的好吧?这种子还是当初你带来的呢”东篱随手扒开一个玉米棒子外面的青色的表皮,露出里面huáng色的密密麻麻的颗粒来,现在还嫩得很,用手轻轻一掐就会冒出水来:“长得真不错,更难得的是没见什么虫子,你是不知道,我以前见过的玉米几乎个个都带着虫子,怎么灭都不顶用。”
南宫萧只见过店里面卖的那些剥离下来的种子,哪里见过直接长在棒子上的玉米,好奇的摸了摸,外面的绿色表皮很粗糙,红色的缨子现在还很鲜亮,里面密密麻麻的玉米粒儿紧密的排挤着,一点空隙都没有。他在心里算了算,这一个玉米棒子上大概能产多少玉米粒儿,一棵玉米上两个棒子,这地里这么多的玉米该产多少?顿时倒抽一口冷气,难怪大舅子和媳妇都说是大丰收呢,这东西要是进了谨宣帝的眼睛,哪有可能不被重视的?
“你别碰那玉米缨子,小心身上痒痒。”东篱把他的手拿回来:“等着玉米缨子gān了,外面的表皮变huáng了,玉米就熟的差不多可以收获了,不过现在的嫩玉米正好可以煮来吃,烤着也很好吃的,来,我们去挑选几个晚上带回去烤着吃。”
正文 第二百零八章 根据地
☆、第二百零八章 根据地
怎么可能不感兴趣,现在还是北大荒,多少年后那哩-是一个巨大的粮仓啊,大名鼎鼎的北大仓啊,那肥沃的黑土地养活了多少人,东北出产的优质大米那都直接供应军队的,一般人还吃不到,市场上的那都是次一级的了。
“我说出来你们可能不信,不过它的确是事实。”东篱有些纠结,那个地方现在荒芜的很,人也少,谁会相信那个地方会出产那么好的粮食。“辽东那地儿你别看它荒芜,其实那黑土地特别的肥沃,可那地方种出来的稻米生长周期长,味道特别的好,真的。
一家人全都用诡异的眼神看着她,避丫头自打出生以来就没出过多远的门儿,还在这儿说什么辽东土地肥沃,辽东在哪儿丫头都不清楚呢吧?该不会是做梦梦到的?
唯有南宫萧一脸沉思,这些人全都没有他明白,自己媳妇来历不凡,异世之魂啊,说不准在她们那地儿这辽东他还就真是一个金窝窝呢,想了想之后;“这事儿不急,我估摸着用不了多久父亲就该去北疆统军了,那离着辽东近的很,到时候跟他打声招呼,叫人过去实地侦察一下就知道了,要真是那么个好地方,那可就好了,到时候咱们把老百姓们挪过去,只要能吃饱饭,大把的人不怕那里偏远寒冷,也算成了一个跟游牧民族的分界线了,叫那些人闲着没事儿就混过来找茬儿。”
徐氏拿筷子拍了东篱一下,皱着眉头对南宫萧道;“你可别听东篱这丫头胡说,她知道辽东在哪儿?以前就江南那边长大的,最远不就是从江南搬到了清河镇束,还辽东呢,你就惯着她吧,早晚惯出事儿来。”
东篱瘪了瘪嘴,她好心好意的怎么就成了挑事儿呢?还被母亲给揍了,委屈的捧起饭碗闷头吃饭昨晚上体力消耗的有点严重,是该好好的补上一补。
相较于徐氏的不信任外加打击态度,莫老爷和莫悠然父子两人却是若有所思,东篱这后来就跟换了个人儿似的,以前就鼓励她哥哥去研究农事,说是赤艳果没毒能吃,还说玉米这东西产量高,结果不是一一应验了么?可见这闺女的想法虽然有些天马行空,但是却不是无的放矢的,再说了,眼下镇北侯府正处在风口làng尖儿上,谨宣帝虎视眈眈的就等着抓个理由卸磨杀驴呢,要是真能把辽东发展起来了,那里距离北疆战场可近啊那里的人甚至只知道有保护他们的镇北侯,不知道当今天子是哪位,要是真把那地方发展好了,直接就住在那里不回京城了,谨宣帝也是鞭长莫及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