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幸福农妇_作者:风飞凤(118)

2017-04-15 风飞凤

  叶儿又用了很大心力,终于把织布机上设计出了能够让棉线排布非常均匀的机构,这样。不管织布的人水平怎样,只要按要求cao作。就能织出漂亮的布匹来。

  叶儿拿着了织好的一匹白色提花的细布给郭妈妈看,“咱们收布,只看密实程度。按尺寸、斤两付钱,代为纺线织布的妇人便都做得比较粗。所收的布,就没法做夏衫。其实又细又匀疏密适度的棉布,做夏衫透气又吸汗,一点也不比丝绸穿起来感觉差,我们若是能做一些这样的生意,卖布的铺子也就没了淡季,该多好?”

  郭妈妈接过叶儿的布,却没有仔细看,她不太接受叶儿的观点。便满脸堆笑地说道:“棉布粗糙难看,贵人们不喜欢穿着,卖不上价钱。做夏衫线得纺得很细、很匀,费人的很,我们给价格低了没人做,高了卖不出去。”

  “这个,可以做得更漂亮些,让那些达官贵人一见就喜欢。并且,还以能穿细棉布夏衫为荣就行。我知道这个颇费工夫。但也不是不能做出来。到时候,价格直追丝绸,我们的利润一点也不会小。”

  “这当然好。”这话若是别人说的,郭妈妈说不定会不在意,但王老爷对刘应东这小夫妻俩有多好,她心里清楚,便婉转地回复叶儿:“那我报给老爷,看看怎么说,好不?成不成,老爷说了算。”

  “好的。”

  王老爷和郭妈妈的认知一样,觉得棉布怎可能做到和丝绸一样价格?但他又不好驳了叶儿,便答应让她试一试。

  商嬷嬷和叶儿相处时间长,感qíng深,对叶儿主动出头很是担心,觉得她好好的做事,过上几年,攒点家底,或者在王老爷这里,谋求更高的职位,或者自己开铺子做个小生意,都比她现在这样,把自己陷入一个不上不下的尴尬地位qiáng。棉花怎么能卖到丝绸的价格?简直是是痴人说梦的呀。

  原来郭妈妈是眼睛花了,到了房门外,她才眯起眼对着阳光看叶儿那匹不,一下子呆住了,这样的布匹,若是做成衣服,就算卖不上丝绸价格,但也绝对不会便宜。

  看到郭妈妈异样,商嬷嬷这才凑过来,结果也当场石化。

  “车氏,这样的布是怎么织出来的?还有你这棉线,怎么纺的如此纤细匀称?”好一会儿,郭妈妈才从震惊中清醒,亟不可待地问叶儿道。

  “我琢磨了一年,给纺车上加了个拐子,能够控制人手的动作,这才纺出来的。”

  “啧啧,你的手巧,心更巧啊。”

  王老爷看到郭妈妈拿来的细布,惊喜地翻来覆去看了好半天,这才低声说了一句:“这种布做出来了,连棉花价格都会带着往上走,你快去把应东和他媳妇儿请过来,我们商议商议。”

  王老爷本来就不遗余力地提拔着刘应东,这回给出的条件,也很让叶儿满意。他出钱,叶儿负责生产,然后用他的销售网络卖出去,利润均分。他还想让刘应东负责管理这方面的销售事宜,可惜,刘应东恋恋不舍他的贩马生意,王老爷这才叫了一个管事打理,但依然让刘应东挂着总管事的头衔,随时可以对销售qíng况进行查看,每月的账目,也都要送给叶儿过目。原来贩马生意,王老爷给刘应东和家里其他管事一样,是一成利润,现在再加了一成,光这一项,一年都能增加一、二百两银子的收入。

  王老爷一下子给了叶儿五千两银子的支配权,让她负责组织细布生产。同时,还派来了商嬷嬷,帮她照顾小正正。商嬷嬷的儿子张冠明,二十五六岁的样子,很能gān,王老爷让他帮叶儿。有叶儿和商嬷嬷的qíng分,张冠明做起事儿来也方面。

  王老爷在家里的女仆里,挑了几个手巧的,让叶儿教会cao作已经试制成了的那纺车和织机,赶出样品来准备为销售铺路。

  叶儿这边忙得昏天黑地,刘家那边就是有什么幺蛾子,郭妈妈也会按老爷的吩咐帮她挡了,一晃三个月过去,叶儿这边,先是做出一批新纺车,培训工作就由原来学会的那两个王家女仆去gān,接着,又做出一批新织机,等培训好了cao作工,新布织出来,夏天都来了。

  此时的棉布只是作为内衣穿的,那些达官贵人家里,根本就不考虑外穿,总不能一家一家去推销吧?说不定销售人员还没张嘴,就让人赶到一边去了:“让我们老爷穿棉布?你是不是疯了啦!”

  叶儿还在考虑是不是给王老爷支个招,在京城打打广告呢。没想到王老爷简直就是销售天才,他早早就把样品布送给了自己的两个儿子。王老爷两个儿子,都是进士出身,主考他们的官员,也就是他们的老师,那可是京城里的大官儿。两位小王老爷,早就在京城的裁fèng铺里打听好了老师穿衣的尺寸,他们请了上好的裁fèng,把父亲送来的细布做成居家的便服,再带一些孝敬老师的土仪,既不奢华,又很郑重地派人送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