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幸福农妇_作者:风飞凤(184)

2017-04-15 风飞凤

  “我在安平,也没个府邸,馨园窄小,放不下这么多东西和人口。”

  赵庆林和陆氏,听到下人回来这么说,都生气地“呸!”了一声,“这是嫌弃他刚认祖归宗时,我们没有送礼,到了现在,锦上添花他不稀罕了。”

  赵先生在安平,认识的人也不少,那些衙门里的小吏,此刻哪里还敢和他称兄道弟,曾经拿了他的钱,吃了他的饭的人,都心惊ròu跳地跑来,送了贺礼不说,还磕头行礼,言语间,全是希图赵先生能高抬贵手,不要计较昔日的那些小事。

  赵先生便趁机让他们多多关照赵东臣。

  “这是我亲亲侄子,若不是他鼓励,我还没心思去应试呢。”

  这些人唯唯应诺。

  赵先生也送了一份礼物给督军,还有王耀国,例行拜访之后,这才出发,去了任上。

  王耀国的妻子,王二夫人给赵夫人送来一个嬷嬷。是京城沈阁老夫人跟前的得力人儿,主子过世,她申请荣养,出了府,让王二夫人的请了来,专门教赵夫人规矩。

  叶儿趁机,也向人家学习一番,两个女人忙着照顾女儿,还要料理家务,再加上跟着嬷嬷学各种规矩、礼仪,以及和安平城里的夫人jiāo往,日子过得充实又快乐。

  转眼,又是一年chūn糙绿,叶儿和赵东臣商量着,该送赵夫人上路了。

  同时,也确定他们,该在金田发展什么方向的业务。南方人口味清淡,他们饭馆不适合那边,叶儿和赵东臣gān脆决定开个丝绸方面的铺子。

  刚好有朝廷的御史去南方巡视,王耀国便拜托他们把赵夫人带上,赵东臣则做为随行护送的人员,一起前往。

  赵庆林这两年,把从卫城到京城的寺庙,都快翻过来了,还是没找到那个和尚,回头想想,怀疑是上当了。

  “肯定是这个赵庆彰的出身有问题,弄个假和尚出来,是蒙我的障眼法。”他恨恨地想。

  就在他再次安排,要人调查赵先生时,京城的状元楼那里,出了个蹊跷事。

  一个女人,牵了个瞎子,在京城卖唱,这样的人多了,但他们天天坐在状元楼附近,哪怕没生意,也坚持不走。

  慢慢有人听出了蹊跷,说是有个女人,和这位瞎子的哥哥有染,怀了孩子,骗了他们家的传家宝,跑了。

  瞎子的哥哥疯了,当弟弟的多方打听,几十年过去,才知道那女人跟着一个河东府姓赵的人氏走的。

  带着瞎子卖唱的,是他收养的女儿,这女人哭哭啼啼的,说他伯伯的亲生儿子,现在姓了赵,就是河东府卫城人。

  她不敢确定骗了伯伯的女人,是不是嫁的状元楼的东家的赵家,但既然状元楼的东家是卫城赵家的,她希望能帮着找一找。

  等这个消息传开时,那瞎子和女人也不见了,这一下,赵家炸了锅。

  赵庆林最初高兴得很,觉得这下可抓住赵东臣的把柄了。谁知,赵家的人一联想,只有沈氏是京城人氏,跟着赵进来的时候,抱着孩儿,他们一致怀疑,赵庆林出身有问题。

  赵庆林火冒三丈,也顾不得调查赵庆彰了,急吼吼地要找到这个瞎子和女人,还他娘沈氏的清白。

  那瞎子和女人,人间蒸发了一样无影无踪。

  自这时候起,赵庆林和沈氏,就和赵家人没完没了地打起了嘴仗,沈氏当年,是抱着赵庆林来到卫城的。当时她还很年轻,为何后来再无一儿半女?肯定是赵进已经年纪大了,没有能力,而赵庆林,就是沈氏和别人的孩子,然后骗了赵进,嫁到赵家。

  沈氏和赵庆林,实在没有能力压下这些猜测,再加上赵家几位族老,也都觉得事实如此。

  赵庆林和沈氏,自顾不暇,也没有jīng力再去调查赵庆彰了。

  就算他们查出什么来,又有几个人肯信呢?

  叶儿这一手策划,总算堵住了赵庆林的嘴,让他没办法成天想着咬自己一口,赵东臣不在家,她可不想被人莫名暗算了。

  就让沈氏和赵庆林手忙脚乱地去应付自己的麻烦吧!(未完待续)

  正文 104 母子分歧

  叶儿没想到她这次设计赵庆林,在卫城赵家引起那么大的波澜,赵庆辉在京城,花了很大jīng力派人调查沈氏和赵庆林,还真查处了些事儿。当年沈家一个仆人,犯了事儿被发卖出来,他给赵庆辉说,赵进那年来沈家,喝酒玩乐,不知道出了什么事儿,反正第二天沈家大清早就去请大夫,一天之内连着来了三个,两个都是京城里大医馆的,光诊费都要十两银子的,其中一个大夫,刚开始天天来,两个月之后,变成几天一次,一直有大半年的光景。赵进一直住在沈家,京城铺子里的掌柜都不让见。沈氏已经嫁了,夫家不知为何,就在这时忽然把她送了回来,沈家人对此事忌讳如深,从来不让提起,只知道不久,她就在沈家嫁给了赵进,没多久生下孩子,据说不足月,孩子一直多病,成天请大夫,半岁时,随丈夫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