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幸福农妇_作者:风飞凤(187)

2017-04-15 风飞凤

  正儿不疑有他。听堂叔说刚好顺便回卫城,心里就有点技痒难忍,禀过先生,跟着他们回了卫城。

  卫城赵家的长孙想要考秀才,担保的人还不趋之若鹜?二老太爷根本就想不到叶儿会反对,在他们看来,孩子早中。那是能耐,会挣来无尽的荣耀。哪里会有人不愿意呢?

  赵正显瞒着母亲,顺利通过了县试,然后又由赵家人送回安平城,因为他住校。一个月才回来一次,下人又都让赵正显严正警告过,不许说出来,叶儿便被蒙得死死的,根本不知qíng。

  赵正显见得了手,又大着胆子参加了府试。叶儿见事已至此,也不说什么了,反而安排儿子准备院试,还给儿子说:“你既已决定要考试。那就拿出全身的本事好好考。”

  赵正显还在担心,唯恐母亲责罚,见她一改往日的态度。心下大定,跟着母亲安排的人,坐马车去了河东府。

  赵正显很意外地碰上了堂叔赵东升,还有其父赵庆林。赵东升已经是第三次参加府试了。他和赵正显一样,也是十二岁参加考试,一次就过了县试和府试。到了院试这一关,却被卡住了。

  他俩都是白鹿书院的。只是因为年纪、入学时间和学习程度不一样,平时不在一个院里学习生活。

  赵东升看到赵正显,眼神里闪现的是嫉恨、恼火的光芒。小侄子要是考过了,不管他过还是没过,都够丢人的。

  赵东升十八了,已经有了成人的心智和自控能力,他很快就满脸堆笑:“哦,小侄儿你也来了?没想到咱俩还能一起去考试,实在太巧了。”

  两人都住赵家在合州城里的大车店,一起去考试,少不了也坐一辆马车。赵东升假意和赵正显谈论文字,没想到听他说话,虽然不是很老道,但说理论述,都颇有章法,赵东升心下暗惊,感觉这一次是栽定了。

  院试共有三场,经古、正场和复试,赵正显前两场都考得很好,几天后果然榜上有名,就剩最后一场复试了,这一场几乎没人淘汰,只是确定名次的。

  赵东升却名落孙山,他把自己关在屋里,难过地连饭都不肯吃,赵庆林十分着急,去了合州最有名的面食馆卖了很多好吃的小点心,希望能哄儿子放开心结。

  叶儿虽然擅长做饭,家里的吃食确实不错,但赵正显毕竟少年心xing,见到那些奇形怪状的小点心,特别动心,便带着小厮赵得福去了面食馆。

  合州面食馆里的小点心,说起来很多都是粗粮做的,比如油面烧卖,荞面饸饹,苞谷面搅团,赵正显把没见过没听过的都点了上来,一下子摆了一桌子。把小肚子吃得饱饱的,连带小厮赵得福都吃撑了。

  没想到晚上回来,厨房专门为他做了jī丝面、小笼包,赵正显意识到自己出去吃饭,没有给大车店的掌柜打招呼,白白让人辛苦一场,还造成了làng费。但他还小,不好意思说出来,便要赵得福想办法处理。

  赵得福见这几天车夫尤金成天天对他们接来送往,十分辛苦,就悄悄把那些吃的,给了他。

  他们做下人的,能吃饱就不错了,想这种带荤腥的,一年也难得吃上一次。尤金成见面条没法带,便全吃了,包子却悄悄用笼布包好,拿回去给了家人。

  第二天早上赵正显要去复试,大车店掌柜见尤金成迟迟不来,便派了另外一个马车夫。没想到走到半路,马车车轴断了。赵正显一时雇不到马车,只好带着赵得福步行去了学正衙门,差点迟到了,他一路走得惶急,到了那里,心思也没能立刻沉静下来。复试,有时是出题考试,有时就是口答,由学政大人随心qíng而定。

  这一回,是做诗词、对对子,然后出题做论,都是口述,不需要笔答。

  赵正显的成绩,自然很差,学正甚至怀疑前两场,有人替他考的。

  还好赵正显前面的诗词、对子没做好,后面的策论,却出口成章,学正这才释然,给了他一个末位,还算是录取了。

  哪怕是最后一名,赵家大车店的还是点鞭放pào的大肆庆贺了一番,同时,派人骑马回去,给家人报喜去了。

  赵正显心里别提多窝火了,回来让赵得福去打听,为何尤金成没有送自己,换了个马车夫,为何给自己一个旧马车,而不是前几天的新车。

  赵得福出去,什么都没问出来,跟着赵正显去的两个年纪大点的家人,也似乎什么都不知道,掌柜的解释是:尤金成昨晚着凉,早上起不来,新马车让九老爷父子坐着逛西山寺院去了,晚上没回来,他没办法,只好派了一辆旧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