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座的人全哈哈大笑起来,包括顾小白,顾静宜更是趴在桌子上直不起腰来。
阮碧还是浅浅地笑着,心里并不高兴,其实她更想说纸上写着——顾小白是个大白痴。但是当着惠文长公主的面,她没有这个胆量。她不明白顾小白为什么看自己不顺眼,总跟自己过不去。
不过没有关系,她看他也极不顺眼。
第12章 芳心暗许
顾小白只坐小半个时辰,就走了。
长公主似是很高兴,又拉着大家玩了很久。一直到未时正,姑娘们再三推辞,她才准了。
仍然是阮碧和二姑娘同坐一辆马车,不过二姑娘可没有来时的嚣张,晕生双颊,只看着纱窗出神,时不时地闪过一丝痴痴的笑意。
阮碧则心疼快要到手的五两金子,越想越不慡,在心里把顾小白诅咒好几遍。
一路无语,回到阮府,已过未时四刻。估计老夫人午觉起来了,大家就先到chūn晖堂。
正房门口,两个丫鬟坐在檐下说笑,见几位姑娘过来,连忙站起来行礼,低声说:“姑娘们午安,老夫人这会儿见外客呢。”
三姑娘好奇地问:“哪里来的外客?是男是女?”
“是个年轻的少爷,面生,从前不曾来过。”
四位姑娘面面相觑一番,只得作罢。
门帘一动,曼云揭起帘子一角探出头来,冲大家抿嘴一笑,回头说:“老夫人,是姑娘们从长公主府里回来了。”
老夫人的声音从里面传来:“叫她们进来,都是正经亲戚,早晚要见面的。”
曼云点点头,笑盈盈地冲四位姑娘招招手。
大家随她鱼贯走进厅堂。只见老夫人坐在主位,后面肃立着郑嬷嬷等常在她面前侍奉的婆子媳妇。
客位坐着一个是十八九岁的青年男子,穿着学子的白衣,肤色略黑,相貌清俊,手里握着一只折扇。
眉宇间踌躇满志,一副随时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模样。
他见四位姑娘依次而入,个个花容月貌,又各有味道,不由地眼睛一亮。
老夫人指着青年男子说:“丫头们,这是你们兰姑姑的儿子徐川阳,老参加明年chūn闱的,以后就住在府里,少不得会时常碰面的,先认识一下吧。”又指着四位姑娘对徐川阳,“这是二丫头、三丫头、四丫头、五丫头。”
“见过表哥。”四位姑娘一起行礼问好。
一时间莺声燕语,听得徐川阳耳朵都苏麻了,忙站起来作揖说:“各位表妹,川阳有礼了。”礼罢,直起身来说,“早就听母亲提过,家里有众多表妹,且个个秀外慧中,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老夫人笑呵呵地说:“什么秀外慧中,不过是出去不丢人。”摆摆手示意大家都坐下。
丫鬟们也给四位姑娘上了茶。
老夫人有心在徐川阳面前显摆阮府的体面,压压他的焰气,替阮兰撑腰,便问姑娘们:“今日你们去惠文长公主府里可玩的尽兴?”
徐川阳眸光微闪。惠文长公主慷概解囊,把嫁妆充作军资,备受文人儒生的推崇,很多诗篇华章都是赞美她的威举,美名广传天下,所以他远在南粤,也听说过这位老公主的大名。
提起这事,二姑娘按耐不住的笑意,欢喜地说:“尽兴,长公主很好客又随和,还和我们一起玩折枝令,喝了好几盅,差点就醉了。”
老夫人心理诧异,面上却不显,微微颔首说:“惠文长公主一惯闲散,不爱邀人上门做客。便是有人上门,多半也是公主府丞接待。今日她亲自作陪,一起玩乐,想来你们几个极合她胃口。”
二姑娘点点头,说:“祖母说的是,她还让我们赋诗一首,我侥幸拨得头筹,长公主赏我五两金子。”
听到赋诗,徐川阳眼眸一亮,问:“二表妹做的什么诗?可否念来听听?”
“自然可以。”
二姑娘清清嗓子,正想开口,却听老夫人说:“她一个闺阁女儿能做什么好诗?不过是吟诵几句应应景。”又对二姑娘说,“你表哥是桂榜头名,你就别在他面前班门弄斧了。”
四位姑娘没有想到徐川阳居然是解元,都认真地看了他一眼。
徐川阳颇有点得意,折扇轻敲手心,嘴里却说:“老夫人过谦了。诗文一道,存乎一心。心之所发,则妙趣天成。故前人有曰,人与诗文如出乎一。我观二表妹气度雍容,诗文也定是雍容大方,是以惠文长公主大为嘉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