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王直直地跪着,不吱一声。
第九十六章 永恒chūn天
大殿里,不知道谁开始弹琴的,弹得正好是一首凤求凰,另有一个少女随着琴声吟诵着:“有美人兮,见之不记。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凤飞翱翔兮。四海求凰。无奈佳人兮,不在东墙……”声音清脆而甜美,虽没有念出诗的缠绵深挚,却念出诗里的热qíng奔放。
暗屋里,太后与晋王一时都神往。
门口,阮碧偷偷地揉揉发麻的膝盖,心想,究竟怎么回事?
昨天,先是有太监过来,传二姑娘今晨入宫晋见太后。
大早上的,又有太监进府里,召她和老夫人一起入宫。结果进宫后,一句jiāo待都没有,先在正殿门口站了一刻钟,西风虽然不大,但嗖嗖地chuī着也是难受,然后又把自己叫这个临梅馆里来,又是一声jiāo待也没有,直接罚跪了。
方才太后从正殿出来的时候,身边陪着的好像是晋王,虽然她当时没敢抬头看,后来抬头也只看到一大堆举着挡风团扇的太监宫女。不过她能感觉到他的存在,有他的地方,空气是不同的。所以,他应该跟太后一起在临梅馆里,自己的罚跪会不会跟他有关呢?难道东窗事发了?
心里正隐隐不安着,听到里面传来吟诵声:“……将琴代语兮,聊写衷肠。何日见许兮,慰我旁徨,愿言配德兮,携手相将。不得于飞兮,使我沦亡。”
声音传到门口,已是若有若无,在飘飘渺渺的琴声衬托下,便有种婉转哀怨的味道。不知为何,拨动阮碧心底最隐秘的那根丝弦,一时大感凄然迷惘,膝盖也不疼,chuī来嗖嗖准风也感觉不到了,脑海里反复萦绕着“不得于飞兮,使我沦亡。”
暗屋里,晋王也是眼神迷茫,反复咀嚼着“不得于飞兮,使我沦亡。”
太后直直地看着他,看着他笔直的跪姿,看着他坚毅的眉眼,看着迷茫的眼神,心里有一个声音反复地说,这就是报应,这就是报应。另一个声音说,不不不,一定要阻止他。
渐渐地后一个声音压过了前一个声音,她下定决心,低喝一声:“来人。”
内侍应声而入。
“去把哀家卧室chuáng头的锦匣拿来。”
内侍领命而去。
晋王回过神来,不解而茫然地看着太后。
那样的眼神,太后忽然有点无法承受,站起来走到窗边,背对着他,斩钉截铁地说:“你可以钟意任何人,就是不能钟意她。”
“为什么?”
太后不吭声,视线透过薄薄的青纱,看着里面,这会儿轮到沈婳在跳舞的,跳的是一曲《采莲》。她的腰肢柔软得好象风一chuī就会折断一样,挥舞的宽袖在窗中飘飞,宛若流云。虽然太后是个女人,也觉得她实是太美好了。也惟有她,才可以匹配自己这么优秀的儿子。
轻微的脚步声由外至内走近,是取锦匣的内侍回来了,手里捧着一个明huáng细绢包着的锦匣,毕恭毕敬地递给太后,“太后娘娘,取回来了。”
“给王爷吧。”
“是。”
内侍转身,弯下腰把锦匣递给晋王,他有点疑惑地接过,看着太后的背影:“母后……”
太后打断他:“打开吧。”
晋王把锦匣放在地上,解开包着的绢布,揭开盖子,只见一本薄薄的册子,大概是太后平时常翻阅,边角都有点起毛了。册子正面写着四个字,写着“迅哥手札”。迅哥是宣宗皇帝的小名,少有人知道,但是晋王却是知道的,不由的心里一凛,赶紧捧在手心,规规矩矩地磕了三个头,又转眸看着太后:“母后……”
太后再度打断他:“庆和十四年四月二十八夜晚。”
晋王犹豫片刻,还是翻开,循着日期找过去,很快就找到庆和十四年四月二十八夜,就着昏暗的光线,凝神细看,只见上面写着:“……太医回禀,阮氏孕二月有余,吾yù下诏,令沈赟迎回阮氏,右相夤夜进宫,言及二个月前,阮氏与沈夫人去玉虚观祈子,是夜有男子宿其房中。又陈上阮氏与元宝往来信件数封,遣词荒yín,不堪入目……”
元宝?那是大哥紫晟的小名,只因为他出生在宝阳元年,抓周时抓的也是元宝。
晋王浑身一颤,不敢想念地看着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