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身聊发少年狂_作者:绞刑架下的祈祷(125)

  好在李铭和李锐都是厚脸皮,被如此夸奖,居然觉得人家说的没错。因常听三国,真把自己当初那样的杰出俊才,就连顾卿这般不要脸的姑娘,都甘拜下风。

  “三国杀”原本只是为了让李锐jiāo际而复录出来的桌上游戏,因为国子监的太学生们而风靡一时。“三国杀”制作出来并不麻烦,李锐又叫原本做的那些人又按他和弟弟后填的样式重新画了一些,专门给太学生们玩。有些世族学生把抄好《三国演义》和借来的“三国杀”卡牌带回了家,结果连这些大人都知道了,也着了迷。

  现在就连散朝了,都会有许多人邀请李茂来上一局。李茂在其他事qíng上只能说平平,可是玩起“三国杀”来,有如神助,完全像是换了一个人。顾卿觉得这些大人们可能会喜欢玩些更复杂的样式,便教了李茂“国战”和“乱战”的玩法,别说,这种明显更复杂,更需要权衡局面的玩法受到了官员的欢迎,成了官宦们常玩的模式。

  坊间有上次“邱氏she玦”的故事在前,谁也没有脸面敢再拿国公府里的东西做出来卖钱,大部分学士和学生珍惜羽毛,也不愿附录出来给别人。一时间,“三国杀”的卡牌倒成了稀罕之物,做的好几套被借来借去,都快玩烂了。

  李茂在得到顾卿的同意后,专门拨了一房,开始做各种金箔蒙面、银箔蒙面和木竹牙等质地的“三国杀”卡牌,放入紫檀木的匣子里,打上信国公府的徽记,用作信国公府馈赠亲朋好友的稀罕物件。

  李锐和李铭也得了不少樟木盒子装的“简装版”,到处拿出去送人。“三国杀”卡牌上未完成的人物图和锦囊牌,曾得到国子监太学生们的帮助和润色,而变得更为丰满,且有了各种版本的形象。所以李锐手上新得的卡牌套盒,大部分都送了这些太学生。

  这些太学生得了馈赠,或为卡牌人物题诗,或用各种诗赋盛赞信国公府的种种善行,或以“信国公府得到神灵启示要创作《三国演义》,李老国公梦入东汉”之类的题材做了书画,回赠给信国公府。

  学子尚且知道投桃报李,那些得了李茂“套牌”匣子的大臣们更是纷纷效仿,也不回赠金银等俗物,多是手书一封或亲笔提的书画,这些人里有些是重臣,有些是文坛巨儒,不拘世族寒门,勋贵武将,只要得了“三国杀”的,人人都有表示。

  “微霜堂”的存稿自李蒙去后,又增添了许多,也算是意外之喜。

  现在,顾卿的院子里经常有人投书进来,还有某些官宦人家的女眷拗不过夫君或儿子的意思,不得不上门求见邱老太君的。这一切概因那本《三国演义》,顾卿还没说完。

  刚说到“孔明挥泪斩马谡”,结果下面没有了……真是活活把所有人急成了太监。

  现在无论是达官贵族还是平民百姓,都眼巴巴的等着顾卿把最后十几回给说完。

  此时刚刚入冬,马上就要忙年,今年又是信国公府最昌盛的时候,顾卿偏偏在入冬大寒的时候生了场病。

  这一病上下皆惊,明明只是一场风寒,宫里竟赐了三个御医来看。各家送过来的名医名方,珍稀药材,那更是络绎不绝,顾卿心知自己只是普通感冒,只不过年纪大了,抵抗力差,看起来吓人一些,竟劳动这么多人来,内心里倒是不安的很。

  持云院里,三位御医进了屋,开始给顾卿看诊。

  等他们会了诊,不由得松了口气,安慰信国公府的众国公、夫人、公子们道:

  “几位放心,老夫人只是受了寒,风寒束表,喝上几帖方剂,好好调养就好。这段时间不能吃的太油腻,也不能劳神。”

  顾卿听到御医的诊断和自己的推断一样,心里才放下了心。明年开chūn过后李锐就要十四岁了,chūn节一过就要入宫伴读,她这时候要是有事,又是全府丁忧三年。

  人家府里好不容易出了孝,她要再有事,那不是坑爹坑祖宗坑全府吗。

  “真是劳烦御医了。请替老身拜谢君恩,老身感激涕零。咳,咳咳。”顾卿最近一说话就嗓子痒,咳的尿崩了几回,chuáng垫每日都换好几次,平日里除了花嬷嬷和香云,真是谁都不想见,烦得很。

  “老夫人不用客气。我三人特意自荐而来,就是希望能够见老太君一面,还望老太君能够早日痊愈。”huáng御医乃是医中国手,专治太后和皇帝的,愿以为他是皇帝赐下来的,想不到确是自荐而来,真是出人意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