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身聊发少年狂_作者:绞刑架下的祈祷(165)

  此时传来马曹焚烧马尸的qíng形,让生xing谨慎的楚睿不得不深思汾州的牧场已经到了何种可怕的地步。

  汾州受灾,怕也不是当地官员瞒下不报,而是根本送不出去!

  “宣李茂!”

  皇帝宣召李茂时,李茂正带着家中两个孩子在祭灶。

  因祭灶女人必须避让,所以作为家中唯一成年男丁的李茂,不得不告假回家。

  最近六部因为赈灾的事qíng非常繁忙,他已经好几天宿在部里,两个孩子见李茂眼睛下深深的黑圈,也不敢聒噪,乖乖地跟着李茂一起祭祀灶神。

  灶上设着灶神主位,主位前陈列着鼎俎,摆着猪头鱼鲜等祭品和稻糙扎的糙马。李茂带着两个孩子祭拜过灶神后,把旧的灶神画像揭下,让李铭用灶糖把灶神的嘴巴封上,然后将画像和糙马一起投入火盆烧掉。

  等正月初四,他们还要迎回灶神,又会是一番忙乱。

  在这段期间,没有灶神监管,也不怕灶神打小报告,所以他们可以尽qíng饮宴,及时行乐,就算聚众玩骰子也不算是出格。

  过了二十三,才算是彻底开始进入年里了。

  李茂今日告假半天,部里和皇帝都知道qíng况。祭灶乃是大事,这时候宫中快马来人宣李茂,住在清水坊中的几位朝臣都在纷纷猜测是出了什么事。

  李茂接到皇帝宣召的谕令,马上回自己房里换上官服,即刻入宫,都没有给正在后厅里处理年事的方氏打个招呼就离了府

  两个孩子刚刚祭完灶神,见李茂被召走,一个奔去东园找娘亲,一个急忙赶往西园找两位先生。

  府里有事,家中除了李茂,就只有两个先生能够商量一二了。

  话说李茂骑着快马往宫城里赶,一路上就在想到底是通州出了事,还是汾州出了事。

  汾州要出事,必定是出在马场上,而通州要出事,一定是了不得的大事。

  这政事无小事,两州都关系到无数百姓,李茂内心里希望两个州都不要出事,可是皇帝召的这么急,让他不得不做着最坏的打算。

  待他进了宫,见到了圣上,礼才行了一半,楚睿果然沉声说道:

  “李卿,刚刚有加盖了汾州参议之印的密折上奏。汾州的马场出事了。”

  李茂是国公爵,行礼时本可不必下跪,但楚睿这一句话让他弯腰变成下跪,双膝着地,直接俯下身去。

  “臣有罪。”

  李茂是兵部侍郎之一,管着武选、地图、车马、甲械之政。现任的兵部尚书乃是李硕的老部下,对李茂颇有照顾。这位尚书已经年老,实务大都是李茂和另外一位侍郎在做,想来用不了几年就要告老还乡了,到时候若无差错,李茂应该会晋升为兵部尚书。

  汾州的马场乃是兵部“驾司”直属,已经建立了有八年了,此前从未出过错。汾州的马车专门为军中、驿站和皇家提供良骏,各地从贸易或其他渠道得到的良种,也都会送往汾州的马场进行繁育。

  李茂作为兵部的执事官员,汾州马场出事,他也要为此负责。

  “现在不是说罪不罪的时候。你看这封密折。”楚睿扶起李茂,将密折递与他手。

  李茂谢过皇帝,打开密折立刻就读了起来,越读越是心惊。

  原来汾州大雪,在刚刚下起来的时候,汾州就有地方官已经上报了上司,要求派出使者。汾州布政使同意了左右参政的上书,派出使者从驿站出发,进京上奏。

  而后汾州大雪越下越大,京中却没有来人,作为主官的布政使也不着急,左参议刘鹏不免心中生疑,就暗地里派人去查看,后发现那使者滞留在某个驿站中,并没有上京。

  理由是驿站马匹冻伤,无马可用,他自己的乘马马蹄冻坏,自己也得了风寒,病在驿站中。只是不知为何那驿站里竟无人回报也无人照顾,导致那使者差点因为风寒而病死驿站中。

  汾州产马,汾州驿道的每个驿站中都有至少五匹马负责换乘。即使是冻伤,也不可以一匹马都没有。这位叫刘鹏的参议老成持重,并没有轻举妄动,而是继续慢慢调查。

  而后大雪,马场又有人来报。兵部在汾州直辖的马场里因为天寒突发了疫病,骏马纷纷病倒,为了防止健康的马也受到传染,牧丞要求焚烧马尸,就地掩埋。

  汾州军政是分开的,这马场之事并不归布政使司管辖,上报此事,也只是做个报备。可是联系到驿站里也无马可用,刘鹏心中实在忐忑不安,连夜动身,将骡子和驴子的脚上裹着稻糙,冒着大雪赶往汾州北面牧场所在的灵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