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身聊发少年狂_作者:绞刑架下的祈祷(229)

  “两位大人,这位信国公府的少爷特意来城西看看有没有需要赈济的……”王油子上前一步,背对着李锐对两位上司挤了挤眼,“都说信国公府一府上下‘亲民爱民’,连圣上都下了牌匾的,今日一看,果真不假!”

  司功司户一听这李锐的来意,大喜过望,态度立刻热qíng了许多。

  他们虽是官身,有时候做事反倒有许多条规。就拿这赈济灾民来说,京兆府明明有建设粥厂的权利,上面却对这粥到底是“厘户法”、“分赈法”还是“号牌法”争论不休。他们府尹急的入朝求其他大人相助,却陷到快要天黑也没从宫里出来。

  眼见着这信国公府此时愿意援手,怎能让他们不喜出望外?这二人连忙就把现在所需的棉被棉衣粮食数量一一说来。

  李锐一脸错愕。

  等等等等!是不是哪里错了!

  他明明是来看看需不需要赈济,然后回家和祖母商量,不是来帮京兆府筹集物资的啊!

  那不是户部该gān的事吗?

  ……

  奶奶,救命!他被人架在火上烤了!

  作者有话要说:走走走,游游游,不学无术我不发愁,逢人不说真心话,老虎嘴里我卡点油!

  李小胖:奶奶救命!有坏人!

  顾卿:我道行都还没人家高呢……

  ☆、第66章 仗义执言

  李锐即使再迟钝,也知道这个吏头给他下了个套子。更何况他并不迟钝。

  做善事可以,被人当冤大头……

  信国公府还没有谁做过冤大头。圣上下令也许可以。可这几个人就想架起他……

  李锐听着司户和司功不停地说着哪里需要钱哪里需要粮,忍不住开口:

  “请听小子一言!”

  “此事不妥!”

  咦?这第二声是谁发出来的?

  李锐向着声音传出来的地方看去,只见门旁一个双手抱臂、倚墙而立的绿衣官员放下了胳膊,施施然从门侧走了出来。

  绿衣?七品?

  这等长相,披着这一身蛤蟆绿的皮,实在是可惜了。

  谭司功和秦司户两位属官被打断了话,不悦地看着走出来的绿衣官员。

  “张大人,我们是看在你好意过来向京兆府警示,才在清点灾民的时候带你一起检查受灾qíng况的。你并不是京兆府的官员,怎么能cha手京兆府的事呢?”

  “正因我不是京兆府的官员,我才更得开口。我实在看不得你们这样bī迫一个小孩子。”张玄站到了李锐身前,看了他一眼。

  不过是个总角的孩子。

  在此之前,众人纷纷出来迎接信国公来人的时候,他却懒得上前迎奉,只在门边看着他们。他对做官其实无所谓的很,若不是钦天监里的书他还没有看完,又需要在京里躲避家里bī婚的人,他早就辞官了。

  “筹备物资、提供米粮、搭建棚户,这些是京兆府的职责。若是信国公府cha手此事,要钱给钱,要粮给粮,先一步把圣上该做的事qíng做了,是,你们京兆府就此解决了一场麻烦,让民怨不至于沸腾,可信国公府以后该如何自处呢?”

  张玄一阵见血地戳破了司功和司户的想法。“你们是想陷害信国公府吗?”

  王油子听到此言,偷偷地退后了几步。

  “张玄!你不要危言耸听!”司功恼羞成怒地一指身后。“那你说,今晚这么多灾民怎么办?等着圣上下令开仓开户……”

  谁不知道圣上下什么诏令那些世族都要扯上半天后腿!

  “那是你们的职责,不是他的。”张玄冷漠地说道,“他还是个孩子。他同意了,难道家中的大人就会同意吗?他的家人如不同意,这不是让他和他的家人产生矛盾吗。”

  “老子云,‘知足不rǔ,知止不殆,可以长久’。现在这位小公子愿意替家人出来看看灾qíng,也有行善的想法,就已经做到了他该做的,剩下的,你们不应该再qiáng求。”

  “你这道士真是疯癫!这是信国公府的长孙,众所周知……”司功最后还是没说众所周知什么。“他若愿意,邱老太君一定会同意的!”

  “你这还是在胁迫。只不过先前是以‘行善’的名义在胁迫,其后是在以‘亲qíng’的名义在胁迫。京兆府若真是一直这般行事,我真不知道为何到现在还没有出乱子。”张玄是道士,讲究“因势利导”、“无为而治”,最讨厌这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