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身聊发少年狂_作者:绞刑架下的祈祷(247)

  先是被一脚踢得肠子都要从嘴里吐出来不说,更是倒霉的整个脸都压到了火塘里!

  那小子是吃什么长大的,看起来年纪不大,怎么力气这般大!

  他可是身高八尺的大汉!

  妈的!这脸上伤成这样,以后还怎么出去见人啊!易容的功夫都省了!

  还他的剑眉星目高鼻广额!

  李锐得了奶奶的话,立刻拉着家中堂兄和齐邵去东市里定了最好的那家酒楼,时间就在明日,从中午开始,包上整座酒楼一天。

  听说这酒楼唱曲的、演戏的、说书的都有,不怕这么多不同圈子的人无聊,最多分好几层宴客就是。

  没错,他准备宴请所有参与了此事之人。

  一时间,齐邵、李钧和李锐写帖子写到手软,接到帖子的人也都兴奋莫名。

  这是要彻夜狂欢的节奏啊!而且人家说了,这是“庆功宴”,不可不去!

  去,当然去!

  就连最烦jiāo际的道士张玄,都接了帖子应承一定会去。

  此事若是有官身的人来做,那就叫“奢靡挥霍”。可他和一群国子监的学子、以及那班属官小吏们庆贺,就叫做“年少轻狂”、“xingqíng中人。”

  嘿嘿,反正御史大夫的儿子都在里面,谁敢参他们府里一本?

  堂兄李钧被李锐拉来,是因为这位大堂兄有着千杯不醉的本事,最适合挡酒。

  只可怜李铭被丢在家里,如同小猫挠心,眼泪汪汪。

  呜呜呜,我也有筹集那么多冬衣的!什么叫怕被人灌醉,最多我不喝酒就是了!

  奶奶偏心!

  ☆、第70章 欢饮达旦

  从初七的中午开始,东市里就开始络绎不绝的迎来各种类型的俊美少年。

  按照京城的规定,只有老弱妇孺出行可以乘坐马车,且不同身份的人乘坐的马车也不一样。成年的男人一般骑马或者乘轿,乘坐马车的极少。

  这些学子大部分骑马而来,所谓是“chūn风得意马蹄疾”,他们自觉做成了一件大事,其神色轻松惬意之态,让行人觉得那马蹄子都轻盈了起来。

  今天东市的妇人和姑娘们则是满足了一场视觉的“盛宴”。这些年少俊彦大部分都是朝中官宦的子弟,也有各州各府极其杰出的寒门学子,可谓是一时龙凤。这群英姿飒慡的年轻人们齐聚“醉霄楼”,倒引得许多好事之人围观。

  待听得是雹灾时赈灾的国子监太学生们在此聚会,所有人都连声赞叹,在楼下对着窗边的年轻人拱手作礼。倚窗坐的学子们也都笑吟吟地回礼。

  有些卖酒的送来了美酒相赠,有卖文房四宝的送来了笔墨纸砚,求学子们留下墨宝。

  受这些人启发,醉霄楼的掌柜也去买了许多纸笔,求着这些太学生们宴饮之后能题字题诗,并发了不少贵宾的礼帖。持这些礼帖的客人可以酒菜钱可以便宜一成,他们家中也有,当年大多发给的是他们的父辈,此时提几个字就有,有些人就无所谓的提了。

  掌柜的捧着他们都的手书,笑的脸上都开了花。

  开玩笑,这里面说不定有许多会是大楚未来的高官贵族,此时把这些小爷们哄高兴了,再多讨要些墨宝,将来说不定能成为传家之物!

  因李锐是东主,所以由他带着家人站在门口迎宾,迎的脚都快麻了。

  另一样软的是手。东市各坊主店家太客气,他接各种礼物接的手软。这些礼物大部分是吃食,正好丢给里面的国子监学子们垫垫肚子。

  这醉霄楼的店家接待惯了达官贵人,早已备下了投壶、击鼓、雅乐和其他消遣的玩意儿,就为了给这些人打发时间。一楼和二楼还找了唱曲的、杂耍的和唱戏的,因为齐邵怕人喝醉了闹事,不准醉霄楼的店家招舞姬,所以最热闹的也不过就是杂耍艺人。

  又过了一会儿,到了中午用饭的时间,京兆府的差吏和中军帮忙协助赈灾的那匹军士们也到了醉霄楼。这些人一路上难掩兴奋之色,他们薪水微薄,这醉霄楼平日里也只是在外面看一看,他们这些粗人喝酒多半是在街边的小酒坊里。

  想不到这信国公的公子和国子监祭酒的大公子正儿八经的联名给他们下了帖子,还请他们在这京城里最好的酒楼吃席……

  有些官吏是换了一身新衣,特地和上官告了假,溜班来的。军士们也多数没穿军衣,只穿了一身武士服,披了件厚外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