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身聊发少年狂_作者:绞刑架下的祈祷(453)

  叫他像是其他人常做的那样在头上簪花,把喇叭花顶在脑袋,就算他脸皮再厚,也做不出来。

  若是齐邵赵聃那样的美男子还好,他这样的黑皮书生,还是算了吧。

  大皇子见李钧果然靠自己作了一首诗,而且前抑后扬,用“我就是没你们才华惊人,也不是能独当一面之人,但我依旧在往上走,只要给我走到屋檐上,你们都要抬头看我。”彻彻底底地打了那少年的脸,心里也觉得挺痛快的。

  他是少年人,自然喜欢看这样的结局。

  要知道李钧的名次是二甲第一,现在已经在那位探花使之上了,这意思差不多就是叫人家洗吧洗吧睡了,他自己已经在上面了,你都已经抬头看了,就不要老想着让人家下来。

  自古文人相轻,若是一时才杰,难免傲气。如是一味谦让,反倒让人瞧不起。李钧要想在这些天子门生之间相处,不怕狂傲,就怕名不副实。如今诗也做了,脸也打了,这才算是真正的摸到了该有的门径。

  大皇子见场面僵了起来,笑着击起了掌。

  “我曾听太傅说过,牵牛花别名‘勤娘子’,从chūn末开始,每日只要jī一开始叫,就往上爬,终会爬满屋檐阑gān,盛开在整个夏日。李钧此诗做的极好,人说勤能补拙,这世上哪里有那么多天赋惊人之人?无非勤尔。还望各位也能学习勤娘子的勤奋,无时无刻都要努力向上才是。”

  “恭听殿下训示,我等一定牢记殿下之言。”齐邵是这届进士之首,连忙出声回应。

  李钧诗也做完了,花也cha好了,自自然然地落了席。他是二甲传胪,金殿之上的第四名,坐在大皇子的右首第二位,前面就是还没入席的赵聃。

  大皇子仔仔细细地看着李钧,突然说了一句:“你长得和李国公有些相似。”

  他曾见过李茂几次,自然知道李茂也是个方脸。

  “是的,殿下。我们李家人长得都很相似,以方脸阔鼻居多,面皮也不白。”李钧知道自己和齐邵等人一比实在是丑的多,也不避讳,直言他家人都长这样。

  大皇子点了点头,在心里勾勒出一个方脸圆身子的李锐出来。

  然后他结结实实地打了个寒颤。

  母后说李锐是最好的伴读人选,父皇也说了无论如何李锐都会去他身边,他早已经把李家人当做了自己人。但是他生xing喜欢美丽的事物,就连他宫中的宫女和太监都比其他地方的齐整一些。

  他自然是希望来的伴读是个面目清俊,看起来眼睛不累的少年。

  可他一见李茂和李钧的长相,再结合自己打听到的李锐是个胖子的消息,立刻组合出一个上方下圆的怪异之人来,心中暗叫了一声“好苦好苦”,为自己未来眼睛遭罪的日子哀悼了一阵。

  托李钧的福,后来这那位探花使都在很老实的给各种花,再也没有弄出什么幺蛾子。若是刁难了一群人,这人以后别说想做官了,就是进了翰林院,怕也只有被孤立的份。

  但即使如此,这个少年的人品也受到了许多人的质疑。国子监里许多学生是和李钧相熟的,本身就有先入为主的观念,这批同年中又以国子监学子为多,自然而然都就形成了一个自己的圈子。

  这少年被点为探花使,只不过是因为年纪最小而已,不过一个探花使就借着这个身份来刁难人,以后若是得遇高位,还不知道有多少人要被公报私仇。

  他已早早的被打上了“气量狭小”的标签,日后不知道要努力多久,才能慢慢撕下。亦或者,他会怨天尤人,一辈子也走不出去了。

  探花宴进行了约莫两个多时辰就结束了,大皇子出宫不能太久,以免落下“结jiāo大臣”的名头,这些人虽然还不是官,但以后肯定是要为官的。

  大皇子走后,这些人就放开了,甚至还有人喝高了,拉着礼部侍郎一起喝酒。好在礼部侍郎是个开朗豁达的xing子,真陪着他们喝了几杯,而且说了一些朝堂上的趣事等等,有许多人觉得这侍郎是个好相处的xing子,准备翰林院熬出来以后,求个人qíng,想办法去礼部任官。

  又过了几日,到了这群进士人生中最期盼的时刻。

  金殿传胪。

  顾卿听说今天李钧要上殿,一早就带着丫头婆子们一起去了西园。待看到一身青色进士袍,头戴进士巾,手持着笏板的李钧在李锐和李铭的包围下手足无措时,忍不住眼睛一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