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身聊发少年狂_作者:绞刑架下的祈祷(780)

  楚睿赞同了一声,略过了鸿胪寺卿失望的眼神。

  李茂在一边心中越来越是疑惑。这位陛下是勋贵派的人选也不提,世族派的人选也不用,齐煜和鸿胪寺卿是中立派的老臣,他也是摇头。

  总不能用宗室吧?先皇定下的规矩,宗室不得入六部为官,就算只是暂代几年,和任了正职也没什么区别了,陛下不可能点了宗室的啊。

  楚睿心里喜滋滋的想着自己的小儿子,只觉得底下的朝臣都吵得紧,让他没办法好好想问题了,再一抬眼看见李茂若有所思的样子,便张口问道:

  “李爱卿一直没有发言,可是有何见解?”

  赶紧给朕搞个说法出来,快点结束今天的朝会,朕还要回去看小儿子呢!

  皇帝的话一出,所有人都往李茂那看去。

  勋贵派们更是翘首以望,希望这位深受皇帝信任的国公大人能说出他们的名字来。

  李茂心里暗暗叫苦,这得罪人的事qíng皇帝gān嘛要问他意见?

  须知他一贯是争千秋不争一时,这种qíng形属于他最讨厌的一种qíng景。

  这吏部尚书之位乃是六部中最关键的职位,甚至比他这个兵部尚书还要更受重视。若是勋贵派,如今朝中资历够的都快致仕了,后起的年资和经验都不够,当不得此任。

  若是世族派,如今六部尚书里除了兵部尚书的自己不是世族出身,其余各部尚书身后都有累世大族的影子。如今态度暧昧的张宁丁忧了,皇帝肯定不想看到这位子上坐上一个旗帜鲜明的世族子弟,前任刘尚书的前车之鉴就在眼前。

  中立派的人选又被皇帝连驳两人,李茂此时也摸不清皇帝的心思了。

  “这……臣并没有吏部任官的经验,不敢妄言……”李茂开了口,然后突然灵光一闪,急着又说了下去,“但吏部尚书张宁在任期间政绩卓越,又了解所有官员的履历,吏部之事,他才是最了解也最有资格发言之人。臣认为,这吏部尚书一职该有谁接任比较合适,不如请张大人自己拟个折子,推荐几个人选。”

  丁忧之后,并不是每个人返回官场原职都有空缺的,这时候就需要换官。也许是现有的吏部尚书换走给丁忧的官员挪位子,也许是丁忧的官员平级换了个官位成了闲职,都看皇帝如何抉择。

  张宁当了这么多年吏部尚书,有多少可以调任的官员,官员的能力如何,哪些人几年后他回任就该丁忧,他自然是比谁都了解。

  李茂此举一来是卖了张宁一个人qíng,二来张宁是老成之人,提出的几个人选肯定是不会让皇帝忌讳又让众人信服的。李茂自己本身就代表着勋贵派,提出谁来都会被世族派大力反对,还不如把这个推荐的事qíngjiāo给原本就gān这个的张宁。

  楚睿正愁着这场争论要吵到天荒地老,一直不得下朝,听到李茂轻飘飘就想了一个又拖延几天的好法子,忍不住眼睛一亮,立刻拍板。

  ——就这么定了!

  今天大朝之后是人日,后面又要放三天假,再等张宁拟折子、上折,再廷议,不知道要过多少时间。

  人日过后没多久上元节又要放假,讨论不出结果再拖几天。

  楚睿去年累的够呛,本来就打定主意今年趁过年好好休息一阵,休假休假再休假,皇后怀了身孕,大家一起休假!

  朕要休假!

  楚睿愉快的定了张宁提名的决议,然后飞快的下朝回后宫去了。

  世族派都想着是不是去拜访一下张宁,又觉得孝期上门功利xing太qiáng,怕反被张宁反感。

  张宁是李茂的姻亲,勋贵派都盲目乐观的以为李茂和张宁事先通过气,李茂会这么做一定是对勋贵派有好处的,所以都对李茂和颜悦色,这个约了去吃酒,那个邀了去听戏,倒让李茂哭笑不得。

  他哪里有那么多运筹帷幄哦,都是靠随机应变!

  这误会大发了!

  东宫,上阳殿。

  李锐的放假时间和官员是一样的,今日宫中第一次大朝,他便也是今天入宫拜见大皇子,直到傍晚出宫回家。

  第二日是人日,放假三日后才要正式入宫进学。

  他在上阳殿里拜见过了大皇子,而后四个孩子又被引着去后宫的坤元殿给皇后娘娘请过了安,得了许多赏赐,这才又回到上阳殿,各自分享过年间的趣事见闻。

  四个孩子和大皇子不同,他们过年返家,自然是要到处走亲访友,不会闷在宫里的。大皇子过年间要忙许多事qíng,他是兄长,还要负责这一辈的祭祀,宗室里有些老王亲也要他代替皇帝去慰问,这么算下来,倒是他这个年过的最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