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身聊发少年狂_作者:绞刑架下的祈祷(825)

  这汉将身边有一胡人首领,名字用汉话读起来像是混秃噜,此人听见城头上群qíng激奋,骂声连天,腹内也动了肝火,连问这汉将城头上在说什么。

  这汉将虽然是尹天翊的心腹之一,又受命和这群胡人一起攻打涿县,但其实内心也瞧不起胡人,对自家只能委曲求全依仗胡人也是憋屈不已,此时听到这混秃噜问起,连忙添油加醋,用胡话将这些人骂的话说了一遍。

  他并没有说城上兵丁骂的大部分都是他们这些汉贼,只是把骂夷狄的那部分使劲复述。

  他声音颇大,这些胡人一听到了,立刻恼羞成怒,顿时有数十个胡人青年控缰上前,隔着一she之地也往上骂了起来。

  “哗啦嘛嘛的萨布鲁斯斯兰地阿婆!”(汉人都是牛羊都不如的弱jī!)

  “思安慈恩唱给四册型华锋要去哦德死!”(等我们杀进去,一定让你们生不如死!)

  胡人嗓门超大,这些糙原民族又爱在旷野间放歌,乍一开腔,倒让城上的汉人愣了愣。

  好大的嗓门!

  不过……

  他们到底说什么呢?

  不管说什么,骂回去先!

  京中。

  燕州八百里加急和幽州军站的军报几乎是前后脚到的京城。

  京中百姓已有近十年没有见过边关的加急文书,看到那面彩旗来的时候,还稀罕的看了许多眼,四处议论纷纷。

  然而很快,范阳城破的消息如同病毒一般弥漫了整个京城,百姓们惶恐不安。北方南下逃难的流民们都聚集在城外,得知这个消息后悲号不已,京城四周的百姓路遇痛哭流涕之人,也忍不住为之心中酸楚,大骂边军无能。

  范阳城破,给楚睿一个巨大的打击,也给大楚一个巨大的打击。

  没了晋国公和信国公的大朝胡乱的像是一个漩涡,任何人一开口,就能陷入到无休无止的争吵中去。

  此时李茂的奏章随着驿站也送入了京城,楚睿拆阅后,发现纸上只写着八个字。

  “故从权事,臣请夺qíng。”

  ☆、第207章 张应的野望

  李茂请求夺qíng,当然不是夺自己的qíng。

  顾卿还活得好好的呢。

  结合前后两封战报,再加上如今朝堂上的形势,楚睿很快就明白了李茂的意思。

  夺qíng所有可用之人。

  大楚已经有太久没有发生大的战争了,边关的小打小闹都不算什么大仗、硬仗,甚至连天灾都很少发生,百姓连个造反的理由都没有。

  楚睿一直觉得自己即使不算个明君,守成之主也是绰绰有余的。

  谁料到一夜之间,北方幽州失了,最为倚重的老将秦武阳死了,华鹏被困,袁羲不敢重用,就连他觉得最好的用臣子、任着兵部尚书的李茂都要亲上前线为他督师。

  这时候夺qíng晋国公,真的合适吗?

  在这个大皇子刚刚被立为太子的时候?

  张致和张宁,可以jiāo托信任吗?

  不得不说,楚睿的多疑是让他远不及自己父亲雄才大略的真正原因。如今大楚的世族并不能如先皇在时一般信任皇帝,也和楚睿不时露出的多疑有关。

  世族并不是没有气节的,但要看对什么人。

  士为知己者死,君以国士待我,我必国士待之,这是所有世族子弟都追求的一种境界。谁也不想被鸟尽弓藏,谁都有私心。这是声势

  李茂的奏章是现在楚睿唯一的破局之法。京中老臣致仕的致仕,丁忧的丁忧,勋贵没有他压着,总是会有些小心思。世族派之间千丝万缕,幽州几个大的世族投靠了反贼,总有些人生怕皇帝杀jī儆猴,拿他们开刀,自然心境不稳。

  这时候,夺qíng晋国公才是最正确的做法。国难当头,兵戈再起,应当放弃派系的成见,先共同抵御外敌才是。晋国公张诺为官多年,地位高,威势重,比李茂更能服众。若是张诺竭力相助,则楚睿不用担心朝廷生乱的问题。

  但楚睿在立太子之事上有些魔怔,总觉得太子一立,世族们都在摩拳擦掌等着把太子推上位去,此时让身为太子之舅的晋国公张诺回返朝堂,便是让太子迅速的羽翼丰满,这违背了他的意愿。

  挣扎纠结间的楚睿召来了青云观的张璇玑。

  世人皆传“重瞳子”是圣人之相。无数僧尼道众无法都无法用禅机或天道之理说动楚睿,而张璇玑仅仅凭着一段似是而非的星象箴言,一只重瞳的眼睛,便让楚睿奉为天人,不时召见。张璇玑是女人,在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楚睿的防备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