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身聊发少年狂_作者:绞刑架下的祈祷(954)

  齐邵已经习惯了在这一君一臣前分析透彻明白,省的自己事后还要跟在后面解释。他从各军的将领忠心和可用的可能上分析起,直说到大概能调用的兵马和仪仗,还有沿途可以调出来护驾的府兵云云。

  大楚并未失道,这是大楚如今还没有生出极大动乱的原因。无论是江南百姓也好,关中百姓也好,都是发自内心的相信大楚能好起来。洛阳城百姓愿意跟着小皇子一起迁都到长安,便是信任大楚能够给他们一个好的未来。

  能替百姓守国门而不是逃跑的皇帝,即使年幼,也值得尊重。

  其他各地也是一样。百姓愿意积极缴粮缴税,而且自发收纳北方的难民,都是相信大楚必定能平定乱局。若是小皇帝真的能获得江南世族的支持,再迎回太子妃和太后,民心就会更加倾向于他,得到的支持也会更多。

  现在问题就是:

  一,皇帝下江南,至少要带几万兵士保护,加上沿途补充的府兵,这些兵从哪里来。

  二,皇帝的安全问题怎么保障?怎么能肯定世族不是不怀好意。怎么保证一路上的安全。

  顾卿和亲亲闲话已经聊得差不多,亲亲不知道一向温和的齐太傅还会为了胡姬写诗,听得旧事忍不住一阵一阵的发笑。齐邵好生生的在说着国家大事,自家女儿在御书房里嬉闹,

  李茂面子下不来台,十分不悦,立刻就熊女儿:

  “李湄!我们在聊大事,你再这般无状,我就叫侍者把你叉出去了!”

  李湄和顾卿在一起时老忘了别人看不见奶奶,又对国家大事不感兴趣。楚承平对她极好,从来不让她受委屈,养的她有些娇惯了,她狐假虎威惯了,见父亲熊他,立刻眼中含泪,一下子站了起来。

  “什么难事让你们商量那么半天!把钧堂兄和堂嫂带来的三万羯人给我,跟练武一样,让我代替陛下去迎回太后就是了!”

  “不行!”

  齐邵、李茂、顾卿齐齐一愣。

  这么快做出反驳的既不是李湄的父亲,也不是李湄的奶奶。

  自然,也不会是生xing老练的齐邵。

  而是坐在御座上的少帝楚承平。

  ☆、第239章 可怕的齐邵

  楚承平也不知道为什么亲亲一说要走自己就那么慌,甚至几乎是脱口而出不行。

  他并非人人都称赞的东宫太子,也不是什么众望而归的皇子,父皇选择他,是因为父皇宠爱他,在父皇还来不及像太子哥哥那样讨厌自己的时候。

  一夜之间,他的家——皇宫被烧了,母后不知所踪,父亲和兄长死于非命。他被神仙奶奶所说会救他的李家人带着仓皇出逃,jiāo给了父皇的暗卫,然后被带着中军赶回的李茂拥立成了皇帝。

  在这一切进行的时候,亲亲都不离不弃的陪着他。

  骑着小马和他一起逃跑的是她。

  坐在他身后用小弓she瞎敌人眼睛救下他的是她。

  知道父皇和几位兄长都死了以后,每天晚上抱着他睡觉的是她。

  说出“我很qiáng以后我会保护你”的也是她。

  如今,想要代替他去赴险的还是她。

  楚承平相信这世上有命运一说。老天给他送来了一位神仙,又给他送来了这么一位挚友,他要牢牢抓住。

  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样的幸运的。

  所以他不能就这么把自己的幸运挥霍gān净。

  “朕非常想去接回母后。朕不让李湄去,和危险无关,而是朕亲去才是为人子女应尽的孝道。”楚承平站起身,拒绝了亲亲的意见。“如果亲亲替朕去了,而朕继续坐在宫中,这是对世人的欺骗,也是朕对自己的欺骗。朕连自己的母亲和百姓都能欺骗,以后又有谁不能欺骗呢?”

  “若朕答应了要去接回母后,那就必定会亲下江南。若朕不去,也不会让任何人替朕涉险,我们还可以想别的法子。”

  李茂和齐邵站在原地,竟被小皇帝说的无话可以反驳。

  因为他们都对少帝教导的是“修辞立其诚”那一套。如果此时说可以对外宣称去了,但其实没去,这就是一种“不诚”。虽然有一万种理由可以解释帝王的顾虑,可在天下万民和士族心中,这位少帝就是一位贪生怕死,欺瞒世人的皇帝。

  那齐邵之前想尽法子为少帝的造势都算是白费了。

  亲亲也没想到楚承平会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