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陛下已逝,留着红颜又与谁看呢?
梳头的丫头小心翼翼的将太后的发髻梳好,又给她换了一身素淡的衣衫,便开始每天必做的事qíng——为太后念佛经。
张摇光闭着眼,表面上看是在听佛经,实际上则是在思考下面该如何去做。
洛阳被毁,她的儿子迁都长安,替大楚守卫国门。江南世族以她和江南的支持为要挟,要求少帝南下接回她,这其中还有晋国公张诺的影子。
他们不会无缘无故让平儿南下,应该是有所图谋,否则直接将她送入京中便是。
江南世族要求平儿南下还可以理解,他们一贯高傲,即使是收复江南,也都是在吴州一家一家的去拜访,说动他们。
如今已经换了三朝,这些人还是这个德行。
但张诺为什么也要支持这么做?若是以大楚的局势和平儿的安危来考虑,无论如何都应该是悄悄的用骁骑营将她送回京。南方并无大的动乱,尹朝反贼的手也伸不到这边,送她回京是最简单也最有利的法子。
无论怎么做,她只要保重自己,保重孙女儿,等着幼子来接便是。
大楚的几万大军,难道还接不回几个妇孺?
“太后娘娘,江族长带了许多闺秀过来。”一个东宫属官的夫人连忙进屋提醒。如今太后身边的女官都没带出来,这些属官的妻子小姐就成为女官伴随一流,自发的陪伴保护这位太后娘娘。
张摇光睁开眼,面无表qíng的站起身。
该来的总要来的,江道奇要一直没有动作,她才稀奇。
江道奇在门口恭恭敬敬的按照礼仪求见,东宫方谕德的妻子柳氏充当女官进来通报,张摇光表示可以接见,门口的几位骁骑营将士才放了江道奇一行人进屋。
这间主屋原本是江道奇夫妻住的,张摇光到了江南,江道奇自然是让出了主院,自己在较远的地方居住。他对这里的格局实在是太清楚了,当下领着几位女孩子进了屋,对张摇光进行叩拜。
江道奇带来的女孩都年约十岁左右,最大的看起来也不过十一二岁,身量都没有长开。
但这些女孩各个都容貌姣好,更有一股在北方难见的弱柳之姿,眉目如画,皮肤白皙,说不出的楚楚动人,让人心怜。
张摇光当了十几年的皇后,虽然被囚禁了一阵子,威势依然不减。她用审视的目光看了看这几个女孩,微微侧头对江道奇表示询问。
“启禀太后娘娘,这几位小姐都是江南高门之后,红衣的是陶氏薇娘,白衣的是萧氏芫娘,绿衣的是朱氏七娘,huáng衫的是顾氏的九娘。我们几家考虑到太后娘娘如今没有女官近身伺候,等陛下来迎接您回京时难免显得孤单,所以选了家中的嫡女给您作伴。”
“哀家有属官的妻室作伴,并不觉得孤单。”
“太后娘娘虽然宽厚大度,但陛下若是怪罪我们这些人没有尽到地主之谊,那就是我们的罪过了。若是太后娘娘不满意身后几家的闺秀,在下可以再召集南面的几个大族继续送合适的闺秀给太后遴选。”
江道奇身后几个名门闺秀伏在地上,一言不发的等候太后的选择。
朱、顾两家的闺女行七、行九,在太后收下之前没有吐露自己的名字。显然是还想保持世族的风骨和女孩的名节,不愿表现出急着攀附的样子。
但这几家人把家中的幼女送到她身边,就已经是一种要求了。
几百年来,确实有太后收养忠臣遗孤或者接纳达官显贵家的女孩作为女官的惯例。
这些女官的官位一般是为了向臣下表示一种恩宠,有些女官到了成年的年纪会赐予年轻俊彦为嫡妻,算是一种对其父辈的奖励;有些女官则是直接被赐到君王的身边,代替太后照顾天子的起居。
后者一般会受到天子宫中宫人的尊敬,不敢有一丝怠慢。绝大部分时候更是一步登天,因近身伺候而有了份位。
先皇楚睿身边的刘贤妃就是这么得的嫔位,她入宫陪伴当时的太后,以女史的身份进入紫宸殿伺候,而后生下了二皇子而升为帝妃。
因为楚氏出身荆南,楚睿的母后出身晋阳,所以当初楚睿的后宫里大多是关中大族的世家嫡女,江南的世族起先是不愿意将女儿嫁入宫中,而后想嫁也嫁不进去了。是以宫中除了有过一位孙太妃是出身自江南,几乎没有什么江南女子得居高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