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未来当药王_作者:寻香踪(68)

  这段时间,中西医科在风瑾和封晟的努力下,终于也有了一点起色。风瑾治好了几位患者的顽疾,比如有一位被骨质增生折磨多年的老患者,西医做完手术之后又继续增生,动过两次手术之后,西医都不肯再为他动手术了,因为患者年纪大了,手术也是有风险的,只能进行保守治疗,但是西医效果并不明显。风瑾给他开了一个药方,用白芍、杜仲、鸡血藤、桑寄生、威灵仙等药煎服,病人的痛苦果然得到缓解,连院都不用住,回家休养去了。

  再加上中西医科医生都学会了针灸止痛,那些饱受病痛折磨的病患终于迎来了一个春天,再也不用被折磨得寝食难安了,整个科室的精神面貌都好了许多,许多重症病人甚至都重新燃起了生的希望。

  病人虽然不多,但不要小瞧他们的宣传能力,这些受到中医治疗好处的病人和家属向亲朋好友一宣传,大家都知道民生医院中西医科有了新的治疗方法,还来了个厉害的中医大夫--封医生,来中西医科挂号看病的人就多了起来,以前是来医院必去西医部,如今终于有人直奔中西医科了。

  中西医科的医护人员也终于忙碌起来了,大家对于这种现状都很高兴。而且现在科室里也形成了一个良好的传统,一旦拿不定主意的病症,主治医生就会将病症拿出来科室会诊,大家集思广益,一起研究治疗方案,一起学习,这对提高水平是一个非常好的渠道。

  现在科室里医生奉行的主要原则是,治疗如果能用西医的办法,那就采取西医的办法,如果西医无法取得成效,那就改用中医。用中医治疗的时候,风瑾会趁这个机会点拨一下大家,毕竟被西医局限了多年的思维一下子还难以转变,需要慢慢去适应。

  中西医科的中药库房也终于忙碌起来了,以前采买的不少药材会放到过期都没有用完,因为没多少人会开中药方子,如今开的中药多了起来,药材周转速度也就快了起来,负责药材采购的副院长签字的时候终于不再推三阻四了。

  风瑾对中药库房其实是很不满意的,因为药房里很多药材的品质都不太好,有的药材年份不足,有的炮制方法不对,有的根本就是质量太差,这些都会影响药效。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当然是多方面,最重要的一点是大部分药材都是人工种植,倒不是没有野生药材,现在的生态环境非常好,药材遍地皆是,但因人工贵,野生药材不集中,采药费时费力,利润太低,所以干脆用人工种植的替代。

  这种问题风瑾也控制不了,药材采购不归他管。他决定以后自己如果开中医诊所,所有药材都必须要按照他的标准来,毕竟医术再高,没有好药的辅佐也是徒劳。

  成君昊从能下地走路起,进步是非常迅速的,一开始只能走一步两步,慢慢走得越来越远了,步履也越来越稳健。一个月后,他便能够丢开助行器、拐杖和轮椅,完全独立行走,虽然还达不到健步如飞的程度,但对一个瘫痪了一年多的人来,这已经是巨大的进步了。

  一天上班路上,成君昊对风瑾说:“你可以抽两天空陪我回一趟上京吗?”

  风瑾将视线从书本上移开,看向成君昊:“你终于决定回去了?”他其实也一直在想成君昊打算什么时候回去,他的康复情况还一直瞒着家里所有人,这段时间也没去过公司,都是李杨在跑腿忙活。

  “对,你能陪我回去吗?”成君昊问。

  “可以,我跟大哥说一声,请两天假吧。”成君昊虽然已经康复了,但他还一直坚持给他做针灸。

  成君昊笑得露出大白牙:“那我去订票。”

  回去这天,成君昊翻出了好长时间没坐的轮椅坐了上去,风瑾说:“你不是已经好了,怎么还坐轮椅?”

  成君昊朝他挤挤眼:“今天我爷爷过生日,我要给他送一份大礼。你们都不许说啊。”

  李杨依旧面无表情,似乎已经习惯了成君昊这种行为。风瑾则好笑地摇了摇头,果然是个老顽童:“你就不怕刺激到老人家?他没有高血压和心脏病吧?”

  “没有,我爷爷是什么心理素质?以前老美的航母排到咱们领海上,他脸都没变过色,还不照样给他们干下去了。”成君昊说起爷爷的丰功伟绩,满满都是得意。

  风瑾对这些并不熟悉,他只从历史书上看到过一点,当时第三次世界大战差点爆发,最后还是给压下去了。想必成老爷子也是个相当有魄力的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