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小事_作者:归晔(392)

2017-04-12 归晔

  微月沉默了一会儿,兴奋的心qíng有些黯然下来,那翁岩应该娶妻生子了吧,难道是想呐白馥书为妾?好不容易才从一个困局出来,没理由再进去另外一个的。

  还是先打听个清楚再说。

  第194章 观音庙

  吃过午饭后,翁大当家的小厮来找他,说是帮里有急事。

  他匆匆地告辞离开。

  微月和方十一坐了一会儿,也起身作别离开了,不过微月却和白馥书约明日要到普渡寺去祈福。

  登车离开胡同,微月马上拉着方十一的胳膊,“怎样,这位翁大当家如何?”

  方十一含笑睨着她,“你想知道哪方面的?是想问他和白夫人一起如何,还是他的家世?”

  微月嘟着唇,“当然是全都要知道,你是不是以前就认识他的?”

  他将她轻轻搂在怀里,柔声说着,“也不是认识,只是漕帮的翁大当家,想不认识也难。”

  微月皱眉,她是听过漕帮,但具体并不了解,也不知道这翁岩是什么厉害的人物。

  方十一便将翁岩的来历和漕帮的势力讲与她听。

  翁岩是慈溪翁氏六桂堂六十二排行的子孙,字福亭,早年随祖上迁居山东东昌府聊城县,后又迁居河南南阳府,跟祖上奔走四方,四海为家,翁岩考进秀才后曾回乡认祖,不久弃文学武,向河南嵩山少林寺僧习武。

  因雍正皇帝提倡以农务为先,大兴农务以降,大设天下粮仓,畅通粮运之道,本是以走旱路为主,但旱路行走着实不易且风险居多,便打出皇榜,由钦差田文镜招民兴办水路粮运。

  雍正四年,翁岩便和结拜兄弟钱坚和潘清揭下皇榜,创办了清帮,也就是民间所说的漕帮。

  他们三人揭下皇榜后,创立粮运之道,建设了七十二个半码头,设立一百二十八帮半,而其中所谓的半码头,指的是专做南北杂货小买卖用的码头。

  微月听得目瞪口呆,“那……那这翁大当家,还很有来头啊。”

  “岂止有来头,漕帮有多少人,数也数不清。”方十一道,“虽说漕帮是为朝廷做事,但如今势力已经不同以前,连朝廷对他们也是顾及三分。”

  这么qiáng大的势力,如果白馥书真的和翁大当家在一起,也不怕潘老头子找麻烦了吧。

  “这翁岩娶妻了没?家中妾室多不?”微月眼睛晶亮地看着方十一。

  方十一笑着捏了捏她的鼻头,“我如何能知道得那么清楚,不过倒是未曾听说过他有娶妻生子的。”

  “那你觉得他跟我娘相衬不?”微月秀眸都亮了起来。

  “你娘跟潘家已经绝了关系,若她对翁大当家有意的,倒也是好事儿,我看翁大当家似乎对你娘很上心。”方十一笑道。

  “连那么难得的蓝珊瑚石都找来了,还不上心啊。”能让白馥书找到第二chūn,微月心中也十分高兴。

  方十一低头吻住她的唇,“要不要我也给你找蓝珊瑚石呢?”

  微月嗤嗤地笑了起来,侧头避开他的吻,“谁稀罕你啊。”

  方十一顺势含住她的耳垂,呼吸有些粗重,声音含糊,“你不稀罕,还谁稀罕,嗯?”

  “节制啊,十一少。”微月躲着他的吻,咯咯地笑了起来。

  方十一叹了一声,搂着她,“不要乱动,小心自己的身子。”

  微月靠在他怀里,抓着他的手把玩着,“明日我娘说要带我去观音庙祈福。”

  “嗯,我陪你们一起去,好吗?”他珍惜和她在一起的时光。

  “你什么时候回广州?”终究还是忍不住问了出来,微月低着头,不让他看见自己眼中的不舍。

  方十一的心尖像被什么东西抓住似的,“微月,我很快会来接你的。”

  不能因为不舍,不能因为想看到她就让她置身危险之中,他必须理智。

  “要不,我跟你回广州吧。”微月抬头看着他。

  “不行,微月,我不能冒险。”方十一语气坚决,丝毫商量的余地都没有。

  微月笑了笑,“好啦,我知道了,我等你来接我。”

  回到区宅,微月觉得困顿,便回屋里去睡觉,方十一则在外间看书,也找了区总管不知说了什么。

  第二天,微月便和白馥书到了位于郊区的观音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