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子……”
一声熟悉的低唤,将她生生从美梦里惊醒,拥被一坐而起,浑身已是汗湿。
又是乔慕贤。
她捂着面孔,只觉得荒唐,这个男人,难道就要成为她一生的噩梦不成?明明已经不可能再跟他有瓜葛了,可是每每梦中,依然与他纠缠不清。
“小姐……”
八秀端了热水进来,粗心大意的丫头没察觉到华灼的不对劲,过来打起帐帘,嘴里还道:“昨儿夜里突然起了风,今儿起来一看,外面落了一地的叶子,真叫二少爷说中了,这京里的天气,说冷就冷,小姐你再躺一会儿,被窝里暖和,七巧她去里头开箱取衣了,说今天要加件衣裳,不然一chuī风,肯定受凉,咱不能装病装成了真病……”
就在八秀的嘀咕声中,七巧取了衣裳来,两个丫头一起伺候华灼梳洗穿衣,然后便簇拥着华灼去花厅与韦氏、庄静一起用早膳。
出得门来,华灼便看到,果然是满地枯huáng,昨夜她满腹心思,竟不知外头一夜风chuī,chuī落了多少枝头叶。刘嬷嬷起得早,正指挥着宅子里的下人扫落叶,看到华灼出来,连忙道:“今儿冷了,小姐怎么不穿件斗篷再出来。”
说着,又一瞪七巧和八秀,道:“莫以为京里和淮南府一样,chuī阵风不当回事,赶紧给小姐取斗篷去。”
华灼笑了起来,道:“嬷嬷,她们已经给我加了件衣裳,不冷。”
确实不冷,无论梦里有多不开心,但醒来见着两个丫头的笑颜,见着刘嬷嬷关怀的眼神,她就觉得,一切都好,心里都暖了起来。
“小姐,你没在京里待过,不知道这一冷就能冷到骨子里,在屋里还好,出来被风一chuī,你就知道厉害了,你现在说不冷,是风还没chuī到身上来,快转回屋去,披了斗篷再出来。”
耐不过刘嬷嬷连番催促,华灼只好带着两个丫头回了屋,七巧从箱底翻出一件浅紫色绣金丝锦雀纹的斗篷,给她披上了,这才合了刘嬷嬷的心意。
进了花厅,韦氏和庄静已经坐在餐桌前,见她穿了斗篷进来,韦氏便笑道:“我正要派红翡去与你说一声,让你加衣服……这件斗篷的绣工真是好,穿在你身上,整个人都鲜亮了。”
第139章 看茶上座
华灼脱下斗篷,给韦氏行了一礼,然后与庄静坐到一处,才道:“伯娘的眼神儿真好,这件斗篷,原是我的刺绣教习,辞教时送我的礼物,我爱惜它,从来都舍不得穿,今儿外头起了风,是刘嬷嬷bī着这两个丫头翻箱倒柜寻出来的。”
她当时从淮南府出来时,才是八月,正是秋高气慡时节,因此带出来的衣服里,秋装较多,冬装只得三、四件,却是走得急,方氏又是没在京里生活过,不知道京城的天气冷得比淮南府早,只想女儿去祝寿,顶多十月上头就能回来了,冬衣不需太多,路上够换洗就成。这件厚实斗篷还是华灼爱它的绣工,打算闲时再琢磨琢磨上头的针法,才带了过来。
所以尽管爱惜它,但今日仍是不得不披了这件斗篷出来,实在是没得挑,她的行李里,只有这一件斗篷比较厚实。
韦氏听出几分意思,顿时道:“哎呀,这是我疏忽了,没提醒你京里的天气,一会儿用了早膳,我去你屋里瞧瞧,往后京里的天气只会越来越冷,看这架势,恐怕再有半个多月就要落雪了,冬衣、冬鞋,都要赶着多做几套应付着,静儿回了庄家以后,少不得要被她以前几个小姐妹请出去玩,你闲着无事,就跟她一起出去多认识些姐妹,还有时新的首饰,也要给你准备一些……”
华灼听得有些发傻,她给老祖宗拜过寿,就要回去了,怎么着也不可能待得太久,怎么听着韦氏话里的意思,竟是她要在京里长住一样。
但面上毕竟不好说什么,韦氏一片热心,她总不能扫别人的兴,喏喏应了,才笑道:“都是我换衣裳误了时辰,累得伯娘和静儿妹妹久等了,七巧,吩咐厨房,准备开饭。”
七巧应了一声,退了出去,华灼这才转过头来,对庄静道:“你今儿要走,我特地让白嫂按淮南的口味,做了一桌家乡菜,待你到了庄家大房,怕就不容易吃到了。”
庄静倒是不忧愁,只笑道:“怕什么,我若想吃了,只管来找你就是,难道大伯母还能关着不让我出来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