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宜室宜家_作者:秋十三(618)

2017-04-14 秋十三

  秦家姐妹虽对华灼的到来没什么好脸色,但对柳若兰却客气得很,而且秦甄毕竟年长一些,也比妹妹稳重,不会当着柳若兰的面给华灼难堪,反而还感谢华灼过来帮她整理抄录好的诗稿。

  刚整理了片刻,倪玉却忽地走来,笑道:“你们三位评判,可真是不务正业,竟都来帮秦小姐。”

  柳若兰望着她,诧异道:“倪小姐的画已经完成了么?”

  “有成竹在胸,自是顺手拈来,三位评判,请吧。”

  上了歌舞台,倪玉的画案前已经围了好几位不参加比画的少女,忽地见她把三位评判都请了来,少女们忙让开一条道。

  “燕子坞?”秦鄄一看到画上的景色,就惊喜地叫了起来。

  华灼也不由得失笑,倪玉画的秋景图,就是燕子坞周围的景色,她在秦府住了几日,燕子坞是天天都要来的,怪不得说有成竹在胸,感qíng早就已经把燕子坞入画了,此时画来,自然是顺手拈来。

  “柳姐姐,你先评。”秦鄄评诗还有几分真工夫,但评画就略逊一筹了,所以她也不抢这个风头,把首评的位置谦让给柳若兰。

  柳若兰却笑道:“华妹妹是倪小姐亲点的评判,这首评还是应该由华妹妹来才是。”

  倪玉也点头道:“正是,该由华妹妹先评。”她眼中都是笑意,显然对华灼的评论满含期待,同时也对自己的画相当自信。

  华灼这时候自然也不会再谦让,该占这个风头的时候,她也绝不含糊,于是上前几步,开始细细观看倪玉的这幅秋景燕子坞。

  画中有水有桥有亭台,布局相当合理,用色亦十分妥当,可见倪玉在丹青上是下过苦功的,最妙的是亭台上几位少女姿态各异,虽人小如huáng豆,却是衣线、发丝、五官清晰可辨,这份笔力甚为可观。

  “应景入qíng,妙趣横生。”华灼赞了一声,提笔正要写下评语,却忽听身后传来一声唤,“表小姐,老夫人有请。”

  华灼一怔,转身见是秦嬷嬷来了,不由得一惊,忙放下笔道:“怎地是嬷嬷亲自来了,姑太太要见我,遣个丫头来便是。”

  虽是这样说着,她心里却十分疑惑,十五姑太太明明知道她今天要做评判,怎么还会派秦嬷嬷来唤她过去,莫不是出了什么事不成?

  倪玉正兴致勃勃地等着看华灼写的评语呢,乍然冒出这么一场,她心中虽然失望,却也不好阻拦,便道:“华妹妹,既然是老夫人唤你,耽误不得,你赶紧去吧,这评语你且先留在腹中,回来再给我。”

  华灼后退一对,对几个女孩儿屈身一礼,道:“如此,恕我失陪,柳姐姐,鄄表妹,此处便烦劳你们了。”

  雅集只参加了一半,华灼不得不离开,心里是十分遗憾的,十五姑太太要她出风头,她的杀手锏还没有拿出来呢,但不是大事,想必十五姑太太也不会在这个时候叫她过去,因此虽有遗憾,但她还是走得急,心中更关心的是到底出了什么事。

  等来到十五姑太太住的院中,见到了六顺,华灼才真正大吃一惊,脸色也变了。

  “六顺,你怎地来了,可是老宅出了什么事?”

  这一急,她竟连给十五姑太太行礼也忘了。

  好在十五姑太太也没有怪罪,只是板着脸道:“急什么,江南郡在你姑祖父的治理下,素来民安治清,九里溪离郡城才多远,能出什么大事。坐下,有话慢慢说。”

  华灼这才意识到自己的失态,连忙给十五姑太太补了一礼,这才坐了下去。

  六顺上前行礼,开口道:“小姐,夫人前两日受了风寒,命婢子来请小姐回去侍疾。”

  “母亲病了?”

  华灼心中再次一急,哪里还坐得住,起身就跪在了十五姑太太跟前,还没开口,便被十五姑太太一把扶起。

  “跪什么,难道你母亲病了,我还拦着不许你回去不成。我已教人把你的行李都收拾好了,马车也备下了,你这便去吧。”

  “多谢姑太太体谅,只是侄孙女儿有负姑太太所托,实在心中难安,还请姑太太受我一拜。”

  “些许出风头的小事,难道还比得你母亲病了重要么,你母亲素来身子不好,也难为她cao持荣安堂这么些年,我这里有支上等的野山参,你带了回去,让她平日切一小片泡了茶吃,好歹养养身子,她还年轻着,将来荣安堂开枝散叶,也还要靠她的肚子争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