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少,能在告诉四爷康熙逝去的消息之时,先将这困扰四爷的朝务大事妥善解决了,也省得四爷总是为此挂心烦忧。
四爷觉得,今日儿子积极过头了,抬手握住肩头的手,四爷竟是一个巧力,将弘晖拉了一把,下一刻,没有丝毫防范的弘晖便跌入了四爷的怀里,“阿玛!”弘晖不满,语气撒娇,却是没有急着逃开四爷的怀抱,反而是在四爷怀里找了个舒服的位置安心呆着了。
这几年,虽然个子长了,却发现,怎么也越不过四爷去,哪怕是身子骨比四爷健朗许多,却总是比不得四爷的架子骨,弘晖对此颇有怨念,究竟什么时候,才能把四爷一把抱在怀里,给四爷一个坚实的胸膛靠靠!
“晖儿,别动!”四爷终于开口,声音中带着微不可查的一丝沙哑,却不同于往日里两人相处时的qíng动,此刻,四爷只是想要静静地抱着儿子,“我知道,知道的……该是畅chūn园那里有了消息……”
“阿玛!”弘晖不知该如何劝说?感叹四爷如此敏锐。
四爷紧紧环着弘晖,又将下巴抵着弘晖的肩膀,整个脑袋都借力靠着儿子,“晖儿,我知道的……他,终是走了……”难以分辨,这是一种怎样的qíng绪?
大概,四爷心中,也难以言诉。
最近,每每去看康熙爷,四爷总是有感触的,只是,对着病榻上没了昔日帝王模样的老人,四爷只能选择沉默,不懂,更不知,该说些什么、能说些什么?对这些,四爷并不擅长。为此,近日心绪难免低落,而唯有夜晚抱着弘晖入睡,才是最最安稳踏实的。
“阿玛,还有我,我一直在,都陪着您。”弘晖感觉背后四爷的qíng绪波动,无法回头去看四爷的神色,只是按着四爷期许,静静任由四爷抱着,“晖儿……一直都在……”
弘晖心底,四爷,从不是个无qíng冷血的人。
其实,这个时候,弘晖倒是宁愿希望四爷是个真正冷qíng淡漠的,至少,此刻不会为了康熙爷的逝去,而如此痛心了,又是这般的隐忍压抑。
雍正六年,这个冬天,雍正爷因着太上皇康熙爷的驾崩,亲自守孝三个月,期间,朝中大小事务,一并留给监国太子弘晖打理,一回生、二回熟,监国的差事自是十分累人,弘晖打起十二分jīng神应对,心中支撑着的信念,总是希望能体会四爷治国的那一份艰辛,既然这是四爷的心愿,那就该是父子齐心,开辟一个真正的繁华盛世。
三月守孝之期未满,紫禁城中,弘晖却是要为着两个弟弟践行,弘曙与弘昀两人第二日就要启程,与十七胤礼一道出京,然后按计划出海去游历。
此番康熙爷驾崩,算是意料之外的,而出海的日子,是早就定下的。
弘晖在乾清宫留两个弟弟一起用了晚膳,虽然只是监国太子,可这宫中各处,四爷的地方儿,早就随了弘晖驱使,再者,这三月,四爷却是留在了畅chūn园那里。
弘晖对着弘曙和弘昀两人又是一番叮嘱,终究,这离开大清朝,外头的世界广阔而又未知,弘晖心底明白,若是能够顺利成事,成功开辟对外诸事,那无疑将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
闭关锁国,固步自封,若将整个中华如此画地为牢,那历史便还是那个历史,无数生命陨落、无尽的屈rǔ重压,不堪展望,如何承受?
“弘昀,此番跟着十七叔与弘曙离京,我对你的期望,无非是多听、多看、多思考,明白吗?”最初的时候,弘晖曾经动过心思,弘昀的资质不错,若是有可能培养成为四爷的继承者……只是,如今这心思已经打消,弘晖便想要让弘昀看看外头更大的世界。
弘昀其实不明白,先前由大哥安排,跟着十二叔在朝中办差,并未出大错,甚至也能偶尔得到四爷的赞赏,就是大哥弘晖,除了不时的考校自己,更是经常对自己的成绩做出肯定,那么,为何突然要让自己这般匆匆离京?弘昀实在感觉,措手不及,“是,弘昀谨遵大哥教诲,不敢忘。”大哥,已是储君皇太子了。
弘晖笑着点点头,“行了,时候还早,你快去畅chūn园,向皇阿玛辞行去吧,这一走,不知何时能回京。”摆手阻止了弘昀要规矩行礼告退,“不用多礼了,去吧。”弘晖是能够理解四爷的,四爷是君,弘晖已经半君,站得越高,离“人”就越远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