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雍正嫡长子_作者:亦人(241)

  华元六年。弘晖心里念着下江南的四爷,虽然挂念不已,却只得忍着,偌大的清朝,做个帝王哪那么容易?

  弘晖殚心竭虑也才刚好有些政绩,何况,致力于发展国力,新东西不断从西洋搬来,又得重新整成大清特色的,苦了弘晖费尽心思,幸好,不分满汉、广纳贤才,弘晖这几年亲自抓好了科举等事宜,如今,智囊团成效可观。

  华元七年。朝中上下再次兴起“劝谏帝王广纳后宫”的风cháo,弘晖将计就计、借力打力,很“无耻”地栽赃陷害泼脏水,再一次狠狠清理了一次朝堂,将一批守旧的顽固势力大肆清出权力忠心,而这位华元帝的后宫,依旧只有两个女人,没有皇后,没有子嗣。

  弘晖被臣子们折腾得烦了,索xing择日不如撞日,在某一日早朝时,对着满殿的臣子宣布了“立皇七弟爱新觉罗弘意为储君”的决定,立时如晴天霹雳,所有人都被雷得里嫩外焦,便是被“大馅儿饼”砸中的弘意,也是不禁张大了嘴巴、瞪着龙椅之上的大哥。

  倒不是弘意不够优秀出色,其实,年仅十四岁的少年,简直就是横空出世的傲世天才,从十二岁开始,被弘晖丢进六部轮番历练,短短两年时间,除了战场立功之外,可谓是朝中各部无往不胜。

  只是,再优秀的兄弟,当真能够抵得上嫡子传承?古来帝王,能有几个将皇位传给兄弟的?即便华元帝暂无后嗣,可毕竟还年轻啊,想想当初康熙帝的子嗣,臣子们惊叹九龙夺嫡之余,再次怀念起来。

  然而,传位给弘意的主意,是早在弘晖是皇太子的时候就定下的,哪里是能轻易动摇的!

  “大哥。”弘意跟着弘晖到了御书房,“……”然而,张张嘴,又不知从何说起?弘意是聪明的,极聪明的,虽然大哥从未当面点破意图,但是,自小是由大哥授之以帝王术的,这两年大哥又急着让自己在朝中历练,收拢了不少势力。

  弘意本是心中有数的,从来都是心高气傲的他,也是相信不会让大哥失望的,然而,真当这一刻到来,虽然现在只是储君,但,弘意才真切体会到个中压力和责任,就刚才满朝有声无声的质疑,就有些压得他透不过起来。

  到底,还是个少年!

  弘晖抬手揉着脑袋,自然明白今日是冲动了,“意儿难道是想告诉我,不堪大任?”只是,身处高位已久,弘晖不会轻易泄露了心中懊恼,不如将错就错,其实,原本也是计划在明年立下储君的。

  大哥的帝王威势层层压来,弘意本是不怕的,可似乎今日才见识到真正的华元帝,心下一颤,差点儿就软了双腿、弯了膝盖跪下来“我……”

  弘晖哪里能容得弟弟跪下,“弘意,你给我站直了,谁允许你跪的?”其实,自打弘意小子年满十二入朝堂办差以来,这两年间,弘晖再也不许弟弟跪过一次,弘意将是立在大清天地间的堂堂帝王,岂可轻易言跪?

  弘晖,是把意儿这小子疼进骨子里了。

  大哥厉声呵斥的声音传进耳中,弘意身子一僵、脸上一红,脚下似有无穷的气力注入,弘意挺胸抬头去看大哥,“这天底下,就没有我爱新觉罗弘意做不好的事!大哥你尽管放心瞧着吧!”

  华元十年,转眼便至。

  93、故事的最后

  弘晖还真是有些挫败,时至今日,还得承认,做皇帝,比不过四爷,也比不了弟弟弘意……唯一值得庆幸的,是终于能抱着四爷游戏山河去了。

  才刚卸下帝王大任,瞧着弘意在至高位上如鱼得水,弘晖不知该感叹自己教得好、还是这小子天赋异禀?不过,这大清朝的担子,原本就是因为四爷才甘心抗在肩上的,如今,弘意不负期望,这江山放手也罢。

  弘晖踏着雍正爷的步子,于华元十年,激流勇退,正值大展鸿图的好年华,却匆匆将皇位传给了弟弟,从此,直到多年以后,余生唯一一次再入紫禁城,是将四爷护送回京,那时,弘晖记得,要把阿玛还给额娘。这,却是后话了。

  ……

  弘晖离开,却并未带走任何一人,他只是出京去寻四爷了。相伴多年的弘曙、风雨同路的青榕,还有依旧沉默于暧昧之中的十三和法海……许多人,他们注定了无法离开。

  等了许多年,盼了许多年。

  弘晖并未花费太多jīng力,轻易便在江南水乡处遇见了四爷,年过半百的四爷,倒是神采奕奕,相比之下,才脱离皇室牢笼的弘晖眸中总还余留着会散不去的沧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