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喜本来就是他家的忠仆,同样是先跟着兄长后跟随自己,刘秀以为自己这么些年已经可以完全代替兄长,之是出了万喜投靠刘章之事,让他更加不信任别人。
刘良淡淡地看着刘秀,从他将郭氏十女嫁给刘佢开始便是已经谋划了吧?那些人以为他罚了刘隆,且那郭氏霸道的很,早惹的刘佢不喜,与郭家越闹越僵,便去拉拢他们堂兄弟入伙,却不想刘佢那根本就是故意为之,他根本才是刘秀心腹啊。他们不满刘秀,刘秀又何曾真的信任过他们?刘良苍然的留下了最后一句话,给那些人求qíng,便被 抬出了皇宫,从此至死未进宫。
皇帝派使节到各郡、封国,听凭盗贼们自相检举攻击。五个人共同斩杀一个人,免除五个人的罪。即使官吏畏怯逗留、逃避、故意放纵盗贼,也一律不追究,允许以擒贼讨贼立功。州、郡太守、县令县长在所辖界内有盗贼而不拘捕,或因畏惧懦弱弃城放弃职责的,全都不予处罚,只看捕获盗贼的多少来排列先后名次。仅对窝藏盗贼的人才加罪。
一道新政的施行,让无论是被迫反叛的大族、百姓有了台阶可下,虽是未明说度田会如何,但总是给双方都有了后退一步的天地,使紧张的局势得到了缓和。但是要恢复信任和平定人心尚需要很多时间。原本左右为难、急得上火难眠的四州在洛阳的将领这次安心了,轮到当初看着他们乱转的南阳诸将睡不着觉了,其他地方渐平,可是南阳却是越来越乱,他们的亲族很多在那里,其余的在洛阳,怎样选择都是难啊。不反,留在南阳的很难活命;反了,在洛阳的又没法jiāo代,他们也不明白qíng况怎么就发展到了现在。看着大门紧闭、万事不问的邓禹、邓晨和贾复,他们是真的没有办法了。
同样的诏令也到了南阳,可是就是无法顺利施行,刚刚归顺的人却是被别得想归顺的误杀族人充数,或是大族族人们肆意斩杀贫民充数脱罪,再有宗室们不肯松口,陛下也没有专门赦免他们的诏令,以致矛盾越演越烈,这样他们也不得不为自己族人家人想别的法子了。
景丹、马武那边严重缺粮快坚持不住了,征侧越打越往北,刘秀却是没又有足够粮糙出兵。
趁着动乱之时,有为着自己土地利益不得不闹事、造反的,也就有居心叵测或是同样怀着平天下当皇帝美梦的人,趁火打劫。
刘秀现在已经顾不上度田了,他在忙着各处的平乱、征讨,拖着病体筹备粮糙呢,为表示诚意,一直支持、切实执行这条政策的尚书令欧芳免职,找了一个办事不利的罪名消减了封地,撤了现任的司隶校尉,只是豪qiáng大族们怒气难消啊,不肯出粮啊。
这一世在那条关键的缓和诏令颁发之前,郭圣通终于凭着三十多年的谋划,生生将形势逆转,让刘秀不得已拉着河北势力入场灭火,凭着郭家财力、粮食、药材的庞大生意,让他不得不妥协,让他再没有理由、条件放弃自己。看着刘秀被bī无法,将欧芳下狱论罪,四名心腹尚书郎处斩,郭圣通将多年前就教儿子读熟的“袁盎晁错”篇再次拿了出来。
“阿娘,当真要牺牲欧先生吗?”刘疆到了那道缓解令发布之时方明白母亲多年前便部下的局是何意,此时为着那位耿直衷心、学识渊博的欧芳可惜赞叹,然心中也更加切身明白了这样的帝王之术。
“疆儿以为何以解除此事?”郭圣通随便翻看着书简问着儿子。
“当然还是为利,占出征平叛的将领之位,既然父亲依然选择了北地一方那就没那么容易再摆脱了”,刘疆想了想回答,“马援、窦融皆是父亲之人,然父亲更信任马援,必是会让他主帅,可副将、偏将、裨将这些都是利,父皇就是斩了欧先生也没用的,还得让出去这些”
郭圣通抬头笑了,这一世决计再不会出现刘隆复启之事,不会再让什么马成、马武、刘尚等人得到重用,绝不会再有邓禹、贾复、李通等南阳势力联合上奏“压制”皇帝之事,绝不会再有多半个朝堂、天下为官者都出自南阳的事qíng,因为力量格局已经转了方向。
南阳内部出现纷争,主战主和分化越来越严重,在贾复进宫一次之后,qíng况终于发生突破变化,以邓、朱、贾、来、彭等大族为主的南阳士族豪qiáng们一起扣住宗室和其他不想投降之人,纷纷投降请罪,将名单上的人jiāo给朝廷处置,河南渐平。刘秀依照其他郡县之例,大部分人不予追究,从者免罪,为首者迁入别的地方,给其土地粮食供养。表面上没有什么不同,只是他们自己心里清楚他们失去了多么好的良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