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叔红着脸搓了搓手走到院里劝道“孩子他妈,行了。这奶粉本来就是大哥大嫂买给两个孩子喝得。”
“呸,他们把这么个奶娃娃放在家里吃喝拉撒不用人管啊,给买点奶粉本来就是应该的。再说啦你看咋儿子瘦得。”说着二婶举起磊子藕节似得手臂。
“哎呀,我苦命的儿啊,你可是老连家的嫡孙啊……”
二婶还在院子里撒泼打滚,知道连爷爷从村子里遛弯回来瞪了她一眼才灰溜溜的回了屋子。
屋子里的连妈妈已经是什么话也不想说了,看着女儿叼着奶嘴láng吞虎咽的喝奶,因为喝得急了还呛着了。连妈妈的眼泪又流了下来。
乡下是不能再呆了,最后没有办法,连爸只好和爷爷商量让二姑去城里帮忙带一段时间孩子。除了每月补贴家里的20块钱再把二姑每个月挣的工分折成钱补给家里。
就这样连爸连妈在家里住了一夜第二天一大早就带着妹妹和女儿匆匆回了城里。
回到城里带孩子上医院一检查,果然孩子贫血加严重营养不良。给孩子做检查的老大夫把连爸夫妻两狠狠的数落了一顿,说从没见过像他们这样不负责任的父母。说的连爸连妈心里真是苦如huáng莲有冤无处诉啊。淡然到底是亏空了底子,这也给连寒以后身子弱埋下了隐患。小的时候特爱闹个小病什么的。
几天后,连妈妈收到了寒寒外婆从临市寄来的一大箱奶粉。
就这样我们可怜的小寒寒在爸爸妈妈还有姑姑的照顾下终于又过上了丰衣足食的活。
可惜好景不长,等到寒寒18个月的时候,家里给二姑说了一户人家,二姑要回家结婚了。可怜我们的小寒寒又没有人管了。最后连爸连妈没办法只好把连寒送进了幼儿园。
因为寒寒入园早,所以比班里的孩子都得小个一两岁。于是我们连寒小朋友悲催的幼儿园生涯开始了。
正文 路上
连寒和爸妈歪缠了半天终于磨的他们同意自己第二天去上幼儿园。
晚上睡在自己的小chuáng上连寒想自己以30岁高龄重回幼儿园大概也别有一番滋味吧。
现在仔细想想自己上辈子学习失败,工作失败,做人失败的原因,不由感叹其实老天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你在chūn天洒下多少汗水就能在秋天收获多少果实。
从幼儿园到大学,从2岁到21岁,在这么多年的求学生涯里到最后自己竟然回忆不起任何关于学习的片段。自己甚至回想不起一首老师在幼儿园里教过的儿歌。
上辈子做的最多的事qíng大概就是幻想了吧。在别人努力学习、工作哪怕是玩乐的时候,自己究竟在gān什么呢。好像自己只是不停的幻想和羡慕别人吧。看见别人学习好就想如果是自己就好了,看见别人工作好也想如果是自己就好了,甚至于看到别人嫁了好老公也只是想要是这个男人娶的是自己就好了。
总是希望自己有一天也能成为别人眼中被羡慕的那一个。自己似乎在这种种羡慕和幻想中完全失去了行动的能力。但却忘了在这世上所有的事qíng都是做出来的而不是想出来的。
黑暗中连寒嘘了一口气,还好这一次绝不会这样了。
其实回想起关于自己上一世讨厌上幼儿园的原因,在现在看来不免让人觉得幼稚又好笑,可在当时对于一个几岁大的孩子来说已经是了不得是大事了。
虽然关于幼儿园的绝大部分记忆都已随着时间的流逝不知散落何方了,但有那么几个片段却历久弥新,并不随着年龄的增长有所消退。
在那个时候连寒家所在的东湖区虽然幼儿园不止一两家,但条件最好的要数机关幼儿园与金矿子弟幼儿园。但归根结底金矿子弟幼儿园不论是硬件还是软件实施又都比机关幼儿园好的不是一星半点了。所以两相比较与当时机关家属院的大部分孩子一样大家反而都选择了金矿幼儿园。
好在金矿幼儿园与连寒所在的家属院并不算很远。当时父母工作很忙,连寒3岁以后基本上不用父母接送能自己上下学。这让连寒又不得再感叹一次当时的社会风气确实比现在要好太多了,民风淳朴啊。
路上大部的景色已经不记得了。只记得去幼儿园要经过一条不算短也不算窄的巷子。巷子里住满了人家,每户人家的格局都差不多房子呈凹子行排列,院子中间是天井。家家户户大门白天都是开着的,只用一个半人多高的木栅栏门,所以当人从巷子里经过就能看到巷子两面住家的qíng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