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简也便罢了,考不入定熙书院便留在族学中,姜纬不同,他是卫国公府的世子,连个定熙书院都考不入说出去多丢人。
温氏面色有些难看,又听老夫人道:“孩子如今小不懂事,吃不得苦,做不得学问,做娘的就该多加引导,一味的溺爱只会助长他堕落的xing子。”
这话就是说温氏不会教养孩子,去年姜纬没有考入定熙书院的时候老夫人提出要把姜纬接到松画堂养,温氏闹了许久才让老夫人歇了心思,当她不知道老夫人打的什么主意,她就这么一个儿子,老夫人又偏着二房,给老夫人养只怕这儿子长大后就敬着二房去了。
这一年里为了姜纬能考入定熙书院,温氏也没少费心思。
何氏手里拿把扇子掩着嘴笑道:“大嫂也不要觉得娘对阿纬的要求高,阿纪阿纥兄弟几个哪个不是这么过来的,阿纬是卫国公府的世子,将来卫国公府还是要他做主的。”
温氏冷笑一声,道:“这就不劳二弟妹费心了,阿篱的婚事再不定,日后可就难了,眼界也别放这么高,那郡王府哪里是我们这样的人家可以高攀的。”
何氏面上笑容一敛,惠郡王府的小郡主在定熙书院同姜筠的关系好,前些日子惠郡王府的小郡主下帖子邀请卫国公府几位小姐到惠郡王府做客 ,都知道是沾了姜筠的光,结果姜筠还没怎么样,何氏就叫了好几拨人来给姜篱做衣裳打首饰,明眼人谁瞧不出何氏的心思,那惠郡王府的世子今年刚满十四岁,惠郡王妃前些日子才放下话来要替世子选一门亲事。
只不过惠郡王妃当日看上的是礼部尚书家的小姐,如今都已经下了聘书了。
何氏的心思被戳破,气恼道:“大嫂这话是什么意思,阿篱也是你侄女,你这么说叫她日后如何做人。”
“你打的什么主意还不许旁人说了。”
“好了。”老夫人沉呵一声:“整日里的吵吵嚷嚷成何体统。”
温氏和何氏齐声的认了错。
老夫人撇了眼有些委屈的何氏,心中无奈,谁让老二官职低,又没个实权,她也想让孙女嫁的好一些,可高门大户的瞧不上阿篱,小门小户的别说何氏了,便是她也不想委屈了娇花似的孙女。
偏房里几个小辈吃了点心有些坐不下去了,回了堂中向老夫人行礼,老夫人也被两个儿媳妇吵得头疼,挥了挥手让人都退下,屋子里的人便按次序退了出去。
姜筠同姜筝相携着出了院子,姜简揽着温氏的胳膊走在前头,一扭头看见姜筠,吓得赶紧抱紧了温氏的胳膊,催促道:“娘,我们走快些。”
温氏瞥了姜筠一眼,眸中厌恶之色不加掩饰。
姜筠笑着微微颔首,温氏皱着眉头带着姜简走了。
温氏这样子早已见怪不怪,从前温氏还装装样子,对着姜筠一副慈母的样子,自姜筠让人把姜简丢入水中后,她就再也装不下去了,每每见着姜筠便露出一副嫌恶的表qíng,当着老夫人的面也不知收敛。
老夫人训了她几回,她便哭着说一副慈母心肠做了驴肝肺什么的,老夫人也懒得理她了,姜筠就更不在乎了,她巴不得温氏离她远远的。
姜筝拉着姜筠的手道:“左右无事,不如咱们今儿去慈安寺吧。”
姜筠不解道:“去那里做什么?”便是无事可做,也可以到街市上转一转。
姜筝笑着说:“我昨儿听徐家姐姐说今儿便是当初林皇后同陛下在慈安寺相遇的日子,慈安寺香火鼎盛,每年这个日子更是热闹,许多才子佳人往那里去呢,咱们也去凑凑热闹。”
姜筠有点晕,慈安寺本不是姻缘寺,因林皇后之故,如今倒成了求姻缘的胜地了,姜筠还未说什么,姜筝便晃着她的胳膊道:“走嘛走嘛,反正在家中也无事可做。”
“我向来不爱凑什么热闹,等会到了便在马车里等你,你自己去玩。”这便是妥协了,姜筝欢喜的拉着姜筠往外头走。
刚到了西角门,姜筠便看见两个少年立在那里。
左边的是秦元青,身形挺拔,面如冠玉,身穿靛蓝色长袍,腰间系着玉带,黑发束在小银冠中,立在那里唇角挂着笑容,一脸温润,他身旁站着面无表qíng的姜家三公子姜络,那别扭的模样一看就知道是被姜筝缠着过来的。
姜筠同姜络对视一眼,颇有种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觉,心中暗骂姜筝不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