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气满堂_作者:柔桡轻曼(219)

2017-03-21 柔桡轻曼

  这小厮xing子比较忠厚,又真怕因为自己耽误姜琩的事qíng,想着就是送封信,还真给送到国公府去。那门房一听是侯府二房姜三公子的,又知世子郡主同姜家四姑娘jiāo好,就直接把这封信送到沈羡书房里去。

  这些书信都是直接送到沈羡身边的护卫手中,在又他们送往沈羡书房,得知这是姜府的书信,又没署名,萧风也摸不清里头到底是何信件,只能放在沈羡书房等他回来定夺。

  到了放衙后,沈羡回府中吃了晚膳。他多数时候都是在自个院子里用膳,甚少陪着沈媚吃的。

  用膳时也是不言不语,用罢膳萧风才同他道,“大人,姜府送了封信过来?”

  “谁的?”沈羡问。他前几日才从姜家回,且除了厣门关那几年,玉珠在京时是不会给她写信的。

  萧风道,“没署名,听门房里的人说是姜家二房的,是姜三公子身边的小厮,也没说信里头是何内容。”话音刚落,他就见沈羡的脸色沉了下去。

  萧风知道这信怕是有什么问题,又问,“大人,这信可还要看?”

  沈羡淡声道,“拿来吧。”

  萧风取书信而来,拆开递给沈羡,他也不敢去看信上的内容,见他家大人看完信后周身都透着冰冷气息,萧风也忍不住退让几步,轻唤了声“大人?”

  “无事。”沈羡语气漠然,修长的手指捏着信件的一角递到烛台前,烛台里的火焰撩起信件的一角,他将燃烧的纸张丢在了一旁的铜盆里。

  ……

  玉兰得知信已送到国公府也松了口气,过了几日见沈羡并未作出什么举动也安心了些。

  到了八月底还是热的不成,田地里的农作物早已被晒死,今年的收成怕是不成的。上京附近的州县不到十一月就开始冷起来,不在适合种第二季农作物,唯有冬日可有成活的一些萝卜白菜还是能种植一些的,却不顶饿。

  不过大瑞国这些年风调雨顺,繁荣昌盛,就算发生一些天灾人祸只要好好治理并不会有太大的影响。

  直到九月初一广济大师圆寂,这一日落了雨。京城中人得知,人人悸动。

  广济大师百年声誉,深受百姓们爱戴,如今圆寂,不少人自发去寺庙拜祭。

  ☆、第102章

  姜家同广济大师渊源也是颇深,大师圆寂他们也是要去。

  广济大师圆寂,举国哀悼。当年广济大师曾救先帝一命,大师火葬这日,瑞武帝也会前来,宫中太后皇庙里的太妃都会一道前去祭拜。瑞武帝也早就吩咐好锦衣卫镇守,以防动乱发生。

  广济大师火葬是在九月初七这日,前几日是京城民众上山拜祭,初七这日瑞武帝携皇后四妃太后太妃来寺庙送葬。这日只有皇亲国戚同姜家人。至于姜家人也在是因瑞武帝的准许,说是广济大师和姜家四姑娘颇有渊源,这才让姜家今日随皇家一块祭拜。

  天还不亮,玉珠就起身让丫鬟们伺候着穿着了素净的衣裳。

  姜家众人都去,女眷和府中男人是分开坐马车而去,到了山脚下,早有锦衣卫及宫中守卫镇守在四周,今日城中百姓也都知皇家来给大师送葬,自然不敢在附近转悠。

  到山脚下,玉珠扶着木氏下了马车,见守卫森严,不远处沈羡正同士兵们jiāo代着什么,听见声响回头见到她们,神色柔和了些,大步走了过来,冲木氏微微颔首唤了声三太太。

  木氏也忙打招呼问好。

  玉珠道了声沈大哥。

  沈羡说道,“今日有些乱,你同三太太先行上山去,去到山中后院可以休息,可能也会忙到很晚,要戌时才能归家,阿媚已在山中等着,玉珠可以去寻她,另太妃娘娘也在山上。”

  后面马车上姜家女眷也都依次下来,玉兰瞧见沈羡,眼睛一亮,急步朝这边走来。

  沈羡神色不可见的暗了些,他温声道,“你和三太太先行上山吧。”说罢,转身离开。

  玉兰走过来时,沈羡已回到士兵群中,她可不敢当着众人的面去找一个男子,只能按耐住心里的仰慕和激动走到玉珠身旁。

  玉珠看了玉兰一眼,并未吭声。

  等到姜家女眷都已到齐,才拥簇着一块朝山上而去。走了小片刻,行至山顶,已有不少人在,寺庙外的正院前架着一个高大的木堆,上面躺着的就是广济大师的尸身,安详平和。说也奇怪,前几日虽落了雨这几日天气还是有些炎热,广济大师圆寂七日,尸身不腐,也无异味。